日經225平均指數昨日收市狂跌463點或4.24%,主要受汽車類股份拖累。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以資產計)豐田汽車,股價下跌接近7%,是兩年來最大跌幅,本田亦不遑多讓。
有分析家指,擁有龐大生產線的豐田,在成本控制方面已非常嚴謹,問題是滙率的變動,將直接影響其收益或盈利,根據其分析,日圓兌美元滙價每上升1日圓,會令豐田減少約200億日圓(約13.5億港元)之毛利,日圓兌美元由近期的118左右急升至112水平。豐田損失多少,條數「襟」計。
日圓滙價近數日急升,尤其是G7財長會議聲明公開要求各國採取「更具彈性」的滙率後,日圓便有如脫韁野馬,兌美元曾高見111.39水平,是否意味美日已講掂數,只能容許日圓未來在110至115範圍上落?
日本經濟稍有起色,壓力便至,日圓的強勢會否誘發出口製造商不滿而向政府施加壓力,迫使財務省再通過日本央行在市場進行干預,機會不容抹煞,日圓滙價如此波動,心血少者還是忍手為妙。
滙市人士認為,日本央行不斷在市場干預(今年頭7個月已買入約900億美元)目的是不希望日圓戳穿115水平,故此不少人傾向建立日圓淡倉,並將止蝕放在114.8至115之間,大戶見時機成熟,又豈不趁機斬個片甲不留?還有便是,既然115守不住,是日本政府放棄此道圍牆,抑或故意誘敵前進再殺個措手不及?目前在試日央行底線之士必須打醒十二分精神,須知「得意不宜再往」者!筆者於9月4日欄以「日股萬一點前先收割」為題,強調日股危機重重,不妨見利先收。
儘管日股在今年「911」狂跌309點後一度重上萬一,但亦僅屬曇花一現,忠實讀者可有逃過大難?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