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些地下工場,每天到全市的大小酒樓、街市收集剩菜爛肉,煮沸除臭後,提煉出黑色的餿水油,再用雙氧水漂白,然後以市價一半賣給固定客戶,輾轉流入食肆。由於價錢便宜,這種餿水油在深圳供不應求。
中央電視台報道,深圳市寶安區數個肉菜批發市場的肉檔老闆,都會把一些碎肉和不要的雜碎裝進黑膠袋,賣給地下「煉油廠」;一些大酒樓、餐廳也以每月一百至兩百元,或每斤六角的價錢,將含油量大的剩菜出售。
這一袋袋、一桶桶散發着臭味的剩菜爛肉,被運到地下加工場後,就放在大鍋裏,用池塘水加雙氧水煮。
工人說:「加入雙氧水煮過的東西,吃多了有毒,但吃少點不礙事。我們把煮肉的水挑去餵豬,餵豬的人都不要加了雙氧水的,他們說,豬吃了會拉肚子。」
經過雙氧水漂煮約半個小時後,肉碎的臭味消除了許多。這時,工人開始炸油,同時倒些工業消泡劑到鍋裏,減少泡沫。約兩小時後,肉大部份已燒焦,油也變得黑乎乎的,工人在油中再加些雙氧水,油便清亮了很多。
據悉,地下工廠的老闆們都有固定的客戶,這種比正常市場價格低一半的油在當地供不應求。中央電視台報道,這些餿水油已流向深圳的一些餐廳、酒樓。一名油炸豆腐店的老闆表示,僅他一家店幾乎每天都要以每斤二元三角的價格,購買一百斤這樣的豬油。而這樣的豬油,他們自己是絕對不吃的。
國家食品質檢中心的專家閆新民表示,提煉豬油的原料非常重要,不提倡使用內臟煉油。他肯定地指出,變質的肉再加上雙氧水、工業消泡劑,在高溫處理下,會生成更多的有害物質,食用後將對人體產生危害。
黑工場以餿水提煉食油事件曝光後,深圳當局前日出動一百多名執法人員,在寶安、南山等地查封了四個地下工場,目前正追查餿水油原料來源和流向。
《深圳晚報》/《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