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獨陶醉 - 鍾偉民

詩人獨陶醉 - 鍾偉民

一直以為「朗誦」是一門藝術;起碼,是一項需要學習和練習的技術。
以前,聽詩人余光中和黃國彬先生朗誦,抑揚頓挫,一字一句,都有安排;詩,由詩人朗誦,要人悲憤要人哭,感染力,最強橫。青年文學獎三十年紀念,詩人陳汗在港大陸佑堂配合簫音吟誦悲歎國殤之詩,人人動容;朗誦,從來就是一門藝術。
這天,我又去聽朗誦會了,還是個「多媒體朗讀會」;地點,是澳門何東圖書館,一個好美麗的地方。
讀詩的,有澳門詩人;更多的,是文化局和圖書館請來的香港著名詩人,或者香港著名大詩人;雖然「著名」而且「大」,大家從沒聽說過,也就不寫名字了。來人,有些是朋友,有些不是;不是朋友,先「朗誦」,頭一段,連續七十四個「來」字;最後一段,七十四個「走」字;「來」和「走」之間,是一堆失常的「中文」。「你來晚了,沒聽到剛才這東西讀自己的東西,有多陶醉。」朋友說。據「小傳」記載,原來「五十年代開始寫作」,這東西,已「自我陶醉」了五十年!
然後,也有一個年近花甲,香港來的大詩人提到「陶醉」,詩人這樣喃哦:「又記得當時你如何陶醉,與女人談情的時光,而桌子下面的我也不甘寂寞,不時與對方摩擦碰碰撞撞,可惜,她們都嫌我醜,但這從來不是我的錯,誰叫你喜歡踢足球。」這樣的「詩」,娛樂性也夠豐富的;澳門如果有馬戲團,可以贊助,錢由文化局來花,花得好冤枉。我對詩,對文學,還是很有點期望的,看到這幫小丑四出露醜,丟盡香港文人的臉,我就生氣!好懷念光中先生對文學青年們朗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