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中秋終於過去,今年的亂拋垃圾罰款好像奏效,公眾地方的棄置垃圾明顯較往年少,但仍見到工作人員口中唸唸有詞地在剷蠟。燈籠過了中秋便是廢物,不像塑膠聖誕樹可收起待明年再用,所以大多得到一個普天同慶,玉石俱焚的慘淡收場。
燈籠一把火燒了便算,但打開家中的雪櫃,看見一個一個各式各樣的月餅,重甸甸的拿在手裏,全部是實心的卡路里,除了熱量之外,實在沒有甚麼有益的成份,食之徒添體重,棄之又非常可惜,原因當然是月餅價值不菲。
不知是哪一位天才的妙計,替這樣一個蓮蓉加蛋黃的餅定了一個天價,照說蓮蓉與蛋黃都不是甚麼高價貨,更說不過去的是蓮蓉的製作過程費用應比蛋黃貴吧?偏偏四黃蓮蓉比白蓮蓉貴得多,喜歡吃蛋黃為何不乾脆花十元買半打鹹鴨蛋回家慢慢嘆?
定價是一項藝術,當初CD一登場便定價一百元,後來發現四CD單碟價原來也有利可圖,VCD初面世時取價六、七十元,現在二十至三十元已是公價。
價格並沒有準則,只要有人肯付,便可以叫價。唔,我下一齣戲的導演費暫時叫價一億,但投資者儘管可以還價,我叫一億,你不妨可以還價一百,但我可以向記者朋友講,我的導演費叫價已達九位數字,威過威士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