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中電信現價吸引力有限

陸叔理財:中電信現價吸引力有限

中國電信(728)自月中公布了03年度中期業績後,股價表現便一直跑輸大市。基本上,中電信半年度股東應佔溢利達92.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9%,業績表現已較市場預期為理想,但股價表現為何如斯不濟?而往後投資方向又如何呢?
中電信跟其他類型電訊股份一樣,都面對每戶平均消費(ARPU)下降的問題。但隨着小靈通業務強勁增長,其業績受ARPU下跌的影響得以減輕。然而,市場焦點似乎過於集中小靈通的威力,忽略了小靈通潛在的隱憂。因此,若因小靈通用戶增長概念而買入中電信,似乎有點以偏概全了。

廣東區域發展漸飽和
無可否認,小靈通用戶數目現時已達540多萬,而市場亦預期在03年度下半年仍會持續增長,但其長遠增長速度能否如初推出時一樣,始終是一個疑問,原因是小靈通在廣東區域的發展已接近飽和,若要帶動本地電話服務收入增長,便要視乎其業務能否衝出其他地區了。
另外,目前國內並不像歐美日等地般積極地發展3G電話,這無疑對小靈通的發展有點幫助,因為它仍可倚靠收費上的優勢繼續吸納用戶。然而,若果中國日後跟隨外國積極發展3G,小靈通便難免受到一定影響,原因是小靈通要順利過渡至3G平台,以目前技術而言,似有一定難度,假設日後3G盛行,小靈通很大程度上會給比下去。因此,中電信究竟是利用目前小靈通的優勢來吸客,還是將之視為一個長遠的發展項目?現在仍有很多未知之數。

當然,最理想的情況是兩者並存,但這個如意算盤能否敲響,並不是在未來一兩年可以看到。故此,我覺得即使短期內小靈通能夠保持優勢,也只能視為中電信其中一個獨立發展項目,不應將其短期優勢視作支持中電信股價的動力。

長途電話存減價壓力
再者,中電信除了主攻本地電話服務(包括小靈通)外,其餘的業務如互聯網和資料訊息服務、長途電話及線路租用服務等,也需多加留意。目前中電信的長途電話業務佔整個市場佔有率約5成多,但面對減價戰的壓力,要繼續令市場佔有率擴張及邊際利潤有所提升,卻是極度困難;至於商用租線業務,亦受着其他電訊公司自建網路的影響而不斷萎縮。雖然此業務佔中電信整體盈利貢獻比重很少,但卻足以對中電信股價構成負面影響。至於錄得較大增長的互聯網業務,按年收益大增60%至27億元人民幣,但只佔集團總收入約7%,影響力有限。
觀乎中電信整體盈利雖有所增長,但動力卻主要是由兩項非核心業務推動。換言之,中電信已開始進入一個較緩慢的增長期,除非日後從母公司手上收購6省固網網路成功,否則現價已反映出中電信目前的價值了。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