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麟尸位素餐

林瑞麟尸位素餐

七月一日超過五十萬人上街後,全港上下不分階級、行業、職業和黨派,幾乎一致達成共識,就是造成香港今日的局面,主要原因是特區政府完全沒有聽取民意、脫離群眾,管治出現嚴重危機問題。議而不決的董建華固然需要負上最大責任,但歸根結底,不民主的八百人小圈子選舉才是一切禍害之根源。故此,為了避免重蹈覆轍,現行的政制大有檢討之必要,刻不容緩。

理應面向群眾
可是,兩個月下來,一再聲稱要聽取民意的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雖然多次接見社會各界不同人士,但對政制檢討的問題卻避而不談,至今仍沒有承諾訂出諮詢和檢討工作的時間表。職責所在的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自上任以來已一直被立法會議員和政界廣泛批評為「投閒置散」,根本沒有工作可言,連月來面對媒介的公開質詢和多次邀請對話,也拒絕回應,只有一次以英文書寫一篇文章在《南華早報》答話,算是有所交代,實質卻是敷衍了事。
其實,政制事務局局長的工作任重道遠,對香港社會未來的政經發展,舉足輕重,特別是經過七一大遊行的歷史性洗禮後,人心所向,舉世昭昭在目,林瑞麟還不面向群眾、面對現實,盡快展開諮詢工作,制訂和頒布政制檢訂工作的時間表,為二○○七年以後的特首選舉和二○○八年的立法會選舉改革做好準備工夫,就會錯失時機,人為地阻礙了香港的民主化發展進程,認真說來,根本就是香港的歷史罪人!
上周由民間三個智庫團體主辦的大型研討會,以「從香港的過去看香港的未來:不只是一個經濟城市」為題,探討七一後香港的發展路向。出席大會的人數約四百人,皆是來自社會各界的精英,充份反映香港社會的骨幹分子熱切關心香港未來發展前途。大會事前已特函政府各問責高官出席,但當日竟無一到會,其他問責高官缺席還情有可原,身為政制事務局局長的林瑞麟,明知與會人士必然會熱烈討論政制改革問題,卻不把握時機直接聽取民意,還是本港社會各界精英的意見,便肯定罪無可恕,名副其實是失職。試問年薪四百萬的政制事務局局長,連本身應有的職責也不履行,不是無所事事、尸位素餐,又是甚麼﹖

鄭經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