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葵盛東邨兩座超過十年樓齡的公屋盛興樓及盛安樓,因食水輸送管生銹,食水變黃,管理公司承認,約有五分一住戶食水管有生銹問題,因房屋署未有指示全面維修,只會收到投訴才跟進。有房委會委員批評,房署「見步行步」做法,不但未能減省公帑開支,最終可能因拖延處理,反令維修成本增加。
「啲水又黃又有銹迹,我哋睇到就話會開大水喉,等到啲水清番至用,個邨咁多老人家,眼睛又唔好,根本唔知自己飲啲水咁污糟。」葵盛東邨盛興樓住戶李先生夫婦向本報投訴,入住十年的公屋單位,近年因喉管生銹致食水變黃,情況愈來愈嚴重,但一直未見房屋署跟進。
李太稱,「本來以為只係我個單位有問題,諗住向區議員投訴,但去到辦事處發現好多街坊都有相同情況,既然唔係單一事件,房署好應該重視處理。」她稱,每當長時間關上水喉,再使用時,便會出現食水變黃。「朝早起身開水喉,啲水就好黃,個濾水器濾芯,一個月都要換兩個。」
李先生稱,向房屋署及管理公司投訴無果,忍無可忍,經向本報投訴及跟進後,即獲管理處回覆,會派員上門勘察,但「近排多嘢做,叫我等多幾個月,都唔知要等到幾時?」
辦事處設於盛興樓的葵青區區議員梁廣昌聲稱,其辦事處先後收到近二百五十宗食水變黃投訴,已轉介房屋署及管理公司跟進。他說,房署過去會為七年樓齡的公屋進行全面周全保養大型維修,但近年政策有變,改為「適時維修」,即「收到投訴至做」,而且房署又不會主動向居民調查,致令葵盛東邨「咁多住戶嘅喉管有問題都唔做嘢」。
負責葵盛東邨管理的富寧物業管理公司主任高先生承認,邨內兩座逾十年樓齡的盛興樓及盛安樓,共一千一百八十四個單位中,五分一食水管有生銹問題,由於房署未有指示要全面維修,故管理公司只會「實報實銷」,於接到住戶投訴後,派員上門勘察,並向房署報告,再由房署安排外判承建商維修或更換水管,至今管理公司共收到近五十個住戶投訴,其中三十戶已完成有關工程。
至於房屋署迄今會否考慮為兩座公屋進行全面更換食水管,房署新聞組向本報表示,仍須了解。 (○九一六○一○)
房委會委員兼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認為,就上述情況,房署首要工作應進行整體調查,全面了解所有單位現況,此程序花費有限,再根據有關數據研究是否須作出全面更換水管,抑或只須在有問題單位作出維修安排。現房署只於「接到投訴至做」,「見步行步」不但造成不必要拖延,更會令問題惡化,「可能原本只係需要換一半,因為拖延而要全部換」,最終反令成本增加。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