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作 - 蔡瀾

小動作 - 蔡瀾

到一家廣東菜館去,門外裝修得十分別緻,裏面佈置也堂皇。老闆出來招呼,西裝筆挺,談吐斯文。友人在旁邊說:「他是做室內設計的,開餐廳不過是玩玩。」
跟着這個老闆說了很多洋酒的知識,雪茄也是他的愛好之一,旅行更不必說地喜歡。言語之中,帶出一派少爺脾氣,生活從來沒有憂慮過的感覺。
等這個人走開,我向小朋友說:「他是個廚房佬出身的。」
「你怎麼知道?」
我回答:「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看到他坐了下來之後,三番四次地拿着枱布擦手。這是廚房佬根深蒂固的習慣。」
「從前的館子不供應餐巾,客人也會用桌布擦手的呀!」小朋友對這種動作也有些認識,提出疑問。
「是的,」我說:「生活質素提高,就算以前有過這種經驗的客人,後來毛巾餐紙一普遍,看到沒有這些東西的時候,偶而用桌布擦一下手是會有的。但是不停地擦,是因為在廚房中沾到了油膩養成,改不掉的。」
小朋友也覺得有點道理,跟着問道:「會不會是在樓面跑堂的呢?」
「不會。」我說:「當經理或夥計,都是站着的,很難跑近桌子拉客人的枱布來用。而且他們的手,一般上都不髒。」
從小動作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背景。打戰時,日本有家很出名的間諜學校,叫「中野」,訓練出來的學生一口京片子,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比中國人認識得還要深。但是從他們洗臉的動作就可以看出是日本人。我們洗臉是拿毛巾在臉上團團亂轉地擦,他們是一上一下地擦。如果你有日本女友,睡完後第二天早上,看她做這種動作,你就知道我說些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