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去年患百日咳個案打破過去二十年紀錄,共有二十三宗呈報個案,其中二十人是小於四個月大的嬰兒,當中七成未有注射預防百日咳疫苗,傳染病醫生恐怕市民因擔心疫苗副作用而不為兒童定時注射疫苗,導致患者人數急升,呼籲家長應為兒童進行定期注射疫苗。
衞生署最新公布的公共衞生及流行病學報告,發現去年呈報的百日咳個案打破過去二十年紀錄,達二十三宗,較前年十五宗個案上升五成三,幸好當中並無死亡個案。報告指出,其中二十宗個案的患者是小於四個月大的嬰兒,當中十四人並未注射預防百日咳疫苗,六人並未完成首階段三次的疫苗注射。
根據防疫注射時間表,嬰兒須在出生兩至四個月內注射首次百日咳、白喉及破傷風疫苗,其後在三至五個月、四至六個月時注射兩次,一歲半再注射加強劑。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近年不少報道指百日咳疫苗會引致高燒、神經系統毛病,可能令家長不敢帶子女定期注射疫苗,英國近年便出現這種情況,結果令兒童感染百日咳的個案上升。他呼籲家長,百日咳疫苗的好處遠高於其副作用,近年亦有一些新疫苗可選擇。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百日咳以兒童患者為主,病發期可長達八周,病發初期呈類似傷風病徵,約一周後咳嗽轉趨嚴重,患者會一次過不停地咳,並很大聲地呼氣。百分之五患者會併發肺炎,百分之零點八會抽筋,死亡率約為百分之零點二,九成死者是少於半歲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