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業隨身 - 鍾偉民

唯有業隨身 - 鍾偉民

電影《大隻佬》的廣告附了兩句話:「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戲沒看過,話,還真有點意思。
淨行編的《佛法》說:「善因結善果,不善因結不善果,同類因結同類果,若於現世,找不到如是的因,能結如是的果,那麼,業報之因,便是種於前生了。但是,無論業力起於今生或前世,只有徹底的負責、忍耐、懺悔與力謀改善,才可以減弱惡報的苦惱,使它能較易接受,及早點消逝。」說的句句是道理,但「徹底負責」這四字,最難。
我們平凡人,寧願怨天,寧願尤人,寧願報仇雪恨;業,就這樣生生世世,如影隨形;輪迴,就是這業,還沒清償,還沒「徹底負責」。
有這麼一個故事:某夜,德山隨侍在龍潭禪師身邊。龍潭說:「夜深了,你為甚麼還不走?」「師父保重。」德山說完告辭。沒多久,他卻折回來,「外面很黑。」他說。龍潭就點了支蠟燭給他。德山上前要接,這龍潭忽然把蠟燭吹熄。德山當下大悟。龍潭問:「你見到了甚麼?」「從今以後,我不再懷疑天下老和尚的舌頭了。」他答,答得像天下禪師一樣含糊。
然而,龍潭吹熄送他的蠟燭,似乎,也不是瞎吹的。黑路,就是隨身的業,說到底,是要自己去走,去面對,去「徹底負責」的;別人的「蠟燭」,只是一點啟示,總不能執着它,走完一趟又一趟人生。
我好逸惡勞,貪生怕死,如果眼前是業報的黑路,寧願躲一躲,待來生再走,等百年後的另一個「我」去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