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滙價爭拗<br>G7不點名要求浮動

人民幣滙價爭拗
G7不點名要求浮動

【本報綜合報道】七大工業國(G7)於昨晚發表的公報中,要求各國採取更具彈性的滙率政策,以協助解決全球經濟不平衡的現象。公報未有點名批評個別國家,但有分析員認為矛頭是直指中國等亞洲國家。

公報指出,滙率應反映經濟基本狀況,而G7將繼續密切觀察滙市發展,並採取適當的合作。G7強調,彈性的滙率政策可促進主要國家或經濟地區,更順暢地依據市場機制,在國際金融體系進行調節。

斯諾要求IMF關注貨幣錯配
美國財長斯諾會後對記者表示,對是次公報的內容感到滿意,美國不應作為全球唯一的經濟火車頭。他並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更關注成員國的「貨幣錯配」問題。
英國央行行長金默文和財相白高敦在會後說,G7不是特別針對某一個國家或滙率機制。
有分析員說,對美國而言是一次勝利,公報雖然避開直接批評個別國家,但焦點顯然針對中國的滙率政策。
斯諾較早前表示,希望G7公報最終版本能反映他的信念,即沒有國家把本身貨幣固定或掛鈎。不過,斯諾拒絕回應是否針對中國或某一個國家,並表示不會要求與會財長點名批評個別國家。
日本財務省官員透露,G7副財長與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李勇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李若谷,上周五在杜拜開會約3小時,商討滙市和經濟問題,而會議「具建設性」,中方坦誠地談論中國經濟問題。
新華網引述中國國家外滙管理局發言人的話說,不能把人民幣滙率問題,當作貿易保護主義的藉口,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的主因,是其他地區對美國逆差的轉移,以及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當地高科技產品輸往中國。他並強調,發達國家就業問題與人民幣滙率偏低無關。
關於G7其他成員日益不滿日本大力干預滙市,日本央行行長福井俊彥上周五回應說:「G7會議並非批評具體政策的場合。」他無意評論圓滙急升的情況,並認為應以冷靜態度面對滙市。

分析員指聲明屬空談
中國曾承諾會放寬外滙管制,但從無訂下時間表。除了日本外,台灣、南韓、印尼及泰國今年均有沽售本身貨幣,以免滙價上升影響出口。部份分析員認為,今次的G7聲明料流於空談,實際作為不大,而亞洲國家尚未作出承諾。日本財務省一位官員說,G7在滙率問題上不時存在分歧。G7對上一次承諾聯手干預滙市,是在2000年的布拉格會議達成共識支持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