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興是唯一在港設有煉油廠的食油供應商,集團執行董事陳世安說,元朗的煉油廠建於90年代,可說是合興第3階段里程碑。
早於30年代以前,創辦人洪氏家族已在汕頭創立合興油廠;及至1932年,洪氏決定來港發展,「當時(公司)做進出口,香港方面管理貨源及錢銀流轉。」30年代,合興食油已外銷新加坡、美加等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合興跟香港一起進入艱苦時期,「市面所有工業停產,食油供應停頓。」捱過了三年零八個月,戰後物資由政府集中處理,合興的客戶變相只有政府,「做不到出口生意,公司決定轉為專注本土。」
踏入70至90年代,本港經濟起飛,人口急增,連帶食油消耗量亦高速增長,但物價亦上揚,「以前家庭主婦大多是攞個樽去買散裝油,是否純正、質素如何根本無從稽考。」陳世安說,要與對手競爭,價錢不能往上調,最終只會蠶食本身盈利,與其鬥平價,集團寧願鬥質素,所以合興開始着重市場策略,引入包裝食油。
直至消費者委員會成立,公布食油質素,彷彿合興做推廣,奠定品牌的市場地位,亦令公司有足夠實力及財力,在港興建日產100噸的煉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