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別被市場情緒牽著走

實戰理論:別被市場情緒牽著走

9月份港股走勢極為反覆,市場之情緒已頗為樂觀與亢奮,投資者大部份皆相信了香港經濟正踏入復甦期,港股亦已正式步入牛市周期。早前筆者已指出,港股年底前將步入牛市第二期,從近日的迹象反映,相信現在港股已處於牛市二期階段,投資者對後市亦已重新建立起信心。
以近期筆者之感受,普遍認為大市只會作輕微調整,但所謂輕微調整,幅度究竟會有多少呢?是否真的如大家一致認為的只是三數百點而已?筆者覺得要判斷以上所講的兩個疑問,一定客觀地分析全盤局勢,要宏觀地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現時市場上令大家看好的因素不外乎是自由行及CEPA概念刺激經濟,另一方面,過去數月明顯是有資金流入股市。但在看好之餘,我們要判斷究竟此等因素是否已充份反映?指數要再大幅上揚是否需要有進一步的理據支持?恒指從9800點推高至11200點水平,資金究竟會否等待出現較確實的數據之後,才再大舉入市呢?經過連續數個月之上升後,在現水平資金流入港股的情況是否持續呢?以上這些問題將是往後大市能否再度上升的關鍵,在樂觀之餘實需三思。

樂觀也要作最壞打算
現時大部份人皆不相信大市會有較大型的調整,原因主要是指數連升4個多月,令大家已培養出認為市況只會大漲小回的慣性。每一次市況略為回落不入市,皆錯失機會;每一次回落被嚇到止蝕,都要高位追回。久而久之,現在大家便只會死揸不放,心態上傾向回落溝貨多於高位減磅獲利。
無可否認,若大市真的只作三數百點調整,而調整期只是三兩日,以上的策略當然有效及正確。如果今次的調整幅度是800-1000點話,調整期是三數星期的話,到時大家又會否觸發恐慌呢?凡事都要從最壞的情況去着想,在樂觀之餘更需三思。
或許大家都抱懷疑的態度,就是現時股市暢旺,會否有機會作出800-1000點之回吐?世事無絕對,國企股已是最佳例子。8月初筆者已覺得國企股不宜沾手,當時沒有人相信,現在只是9月中,大部份國企已跌破50日平均線,跌幅多達兩成多。
筆者經常強調,投資不可被市場情緒牽着走,在跌市恐慌之中去發掘利好因素,在升市亢奮中尋找隱藏着的危機,這是能夠令大家作出正確決策的觀念。現時最有機會令大市作出較大型調整的因素相信是美元近期之弱勢,此點筆者已曾提及,大家可翻閱筆者舊作。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