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荃灣區初中學生的調查顯示,荃灣區百分之七的受訪初中男生及百分之六的初中女生曾與他人發生性行為,比全港學生的發生性行為比率高一倍。
調查是由荃灣健康社區督導委員會,今年三月委託中文大學醫學院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進行,以問卷訪問了一千一百三十二名荃灣區的初中學生,並與二○○一年一項全港性同類型調查作出比較。
調查顯示,荃灣區初中年級百分之七點六的男生與百分之五點九的女生曾與他人發生性行為,但全港學生發生性行為的比率只有百分之三點三;同時荃灣區初中男女生服用非法藥物、吸煙及飲酒等行為的比率都較全港學生的平均比率高。
調查又發現,荃灣區有兩成男女初中生沒有每天吃早餐習慣,五至六成沒有定期做運動,比率也較全港學生的同類比率高;而荃灣區有抑鬱傾向的初中女生更達百分之四十七,比全港學生的抑鬱平均比率高十多個百分點。
調查發現,沒有定期做運動的學生比有定期做運動的學生較多出現抑鬱傾向,而有抑鬱傾向的學生較多出現影響健康的行為,包括吸煙、服用非法藥物及跟其他人發生性行為。
負責調查的中文大學醫學院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主任李大拔教授表示,荃灣區初中學生發生性行為的比率雖較高,但維持單位數字,未算極度嚴重,但已顯示學校的性教育必須更主動及正面,而荃灣區初中學生有較多的健康高危行為,相信是因為荃灣區是一個轉型中的社區,社區配套未必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應作出調整,建設健康社區。
他表示,調查顯示,健康的飲食及運動習慣對心理健康有良性的影響,所以協助學生發展健康生活模式有助改善學生的情緒問題及提高生活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