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快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

盡快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

近日在港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說法甚囂塵上,中央政府遲遲未決,相信是擔心設立有關中心後會引發種種經濟問題。不過筆者認為中港兩地經濟一體化已成必然趨勢,資金兩地流通,有助維持競爭力。且離岸交易有助完善內地銀行體系的資產質素,中港兩地均可達到雙贏方案,不但可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角色,更可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所以不要再拖了!

實行現鈔存款服務
目前,共有約八百億人民幣在港流通,可是無論是流通或兌換均不合法及不規範,多通過地下渠道流入本港。這無疑增加了交易運作中的成本,也不利人民銀行對之作出監管,對國家金融制度產生不良影響。若成立正式渠道後便可更安全運作,故在港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實有助將資金納入規管及在港流通,有助發展本港金融業。短線可先處理人民幣存款及信用業務,長遠而言,離岸結算中心則要發展為人民幣貸款服務及債務中心,業界估計長遠將有逾萬億元人民幣的存款借貸交易。
內地自由行實施後,人民幣在本港流通量將進一步大增,去年在港的人民幣金額亦已達四百一十一億元,故設立正式渠道是有必要的。為了讓在港流通的人民幣流回內地,更應允許本港銀行實行人民幣現鈔存款服務,才能應付兩地日漸繁忙的人民交往及經濟活動。

離岸中心的特色是自由交易,不受管制,若可在香港自由兌換人民幣,對內地來港旅客有莫大方便。銀行界人士推測,人民幣離岸中心設立後可為本港銀行界帶來二十六億港元收益,佔本港銀行業每年利潤的百分之四。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之一的中國內地,按規定將要在二○○六年根據協議開放銀行業,距離現在只有三年,所以及早在港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有利本港踏足內地銀行業。中港兩地共同發展經濟,不要讓肥水流向別人田。此外內地更可借助本港的銀行界經驗,完善金融體系。
隨着兩地人民交往,更緊密經貿合作協議簽定後,內地旅客到港遊玩,港上北上創業等,本港對人民幣的需求將日漸增多。國際金融機構估計,未來兩年北水南流會帶動約一點二億元人民幣流通至港。而屆二○○五年,更會隨着內地人民來港增至二千二百人次而令流往本港的人民幣資金達到一千五百多億元。若中央政府仍不放心,大可試行只批給經營能力較強的本港銀行開辦離岸中心,待時機成熟時才全面開放,相信只要處理得宜,便可免被不法分子利用離岸中心洗黑錢。

指定貸款業務銀行
雖然人民幣在港交易後會令人民幣滙率波動,亦可能引發國際大炒家利用此衝擊人民幣,但相信已實行了利率市場化多時的中國內地,應儲備一定能量以作應對。或者可讓本港銀行界將存款轉回內地銀行的分行,並指定某些本港銀行才可從事人民幣貸款業務,同時又指定只可向特定企業貸款,便可減少人民幣波動帶來的衝擊。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 佘繼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