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在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構思還待監管機構研究才有決定,一直被視為最具條件參與該業務及擔任結算角色的中銀香港(2388),其總裁和廣北認為,從銀行角度而言,最重要是做好技術及系統準備,待商機一到即可抓緊,「機會(人民幣業務)是馬上到來抑或過一段時間到來,」並非考慮關鍵,也不會對推行時間的快慢感到失望。
儘管目前估計有關業務的規模不會太大,但他說銀行需要投資的成本也有限,人民幣業務只是在行方現有服務基礎上,再增加1項貨幣品種,故對股東回報還是有好處的。
出席同一場合的渣打銀行董事王冬勝表示,不會對在港發展人民幣業務的進度感失望或擔心,他認為「始終行出了第一步」,日後的機會將很大,以每名來港的內地旅客消費1.5萬至2萬元為例,當中若5成是人民幣資金,對銀行帶來的業務已相當可觀。
自公布中期業績後,和廣北便「帶隊」向海外投資者進行巡迴推介,他表示外界可以從該行的股價觀察投資者反應,藉着推介活動,他說可提高中銀香港的透明度。在與投資者接觸過程中,感覺到他們對本港宏觀經濟狀況的感趣。他指出,沙士對本地經濟的影響已過去,在中央政府採取一系列優惠措施的刺激下,經濟正開始健康及快速的發展,商業中心、機場及酒店人流擠擁可見一斑,樓價目前保持平穩的迹象,破產率連續3個月下跌,對銀行改善信貸質素大有幫助。
若經濟復甦持續好轉,他相信因應周正毅貸款事件、核數師對該行企業貸款組合抽樣調查後、建議將16%降級為受關注類別的高風險貸款,有可能轉回良好貸款,或最少質素不會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