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初出道時,看門診病人,節奏總掌握不好,同事都收工了,我的診症室外還有很多病人不耐煩地等着。
上司指導:「一小時看十二個病人,若每人平分五分鐘,並非最有效率。遇着簡單個案,該用三分鐘完成,剩下兩分鐘,額外留給複雜的病人。」我牢牢記住。
一天,卓先生來看我。他身材魁梧,五十歲,廣東話帶着濃厚的上海口音。他患高血壓,服一種藥,控制得宜。那是典型的「簡單個案」。
替他量度血壓後,我埋頭寫藥方,他接過,正要離開,我注意到他的頭髮沒以往那麼整齊,鬚根也沒有刮淨。我隨口問:「昨夜睡不香嗎?」
他定睛看着我,三秒後,眼袋發紅,淚如雨水。他告訴我,妻子跟別人跑了,兒子昨天和同學打架,他還得趕去學校見老師……
一個「簡單個案」,我結果花了三十分鐘,才安定他的情緒,並找社工跟進。
那天我明白,世上根本沒有簡單個案,生活,原是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