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衡:教師自殺的餘哀 - 盧鋼鍇

教育論衡:教師自殺的餘哀 - 盧鋼鍇

新學期開始,一周內有兩位教師自殺,而近年教師自殺事件時有所聞。把所有自殺的不幸歸咎於教育改革不公平,但若說教育改革全無關連,又似過於護短。領導教育改革的高層人員要正視基層的困境,不可表揚虛浮的幻象。教改的高層、辦學團體負責人和校長們是否真的不知前線教師們的處境?當然不是,他們只是無心,或真是無力去解決困難,更大的可能是像服了興奮劑,給假像蒙蔽,失去理性鞭策教師們做、做、做……社會人士指摘學生語文程度低落,但有否想到語文教師工作實況?
筆者試舉一個實例:A老師要教兩班中五會考班,一班中四英文,佔去時間表三十三節的二十七節,餘下的六節要教三班經濟科。學校規定英文科要隔周作文一次,以每班四十人計,即每周改六十本作文;學校又規定學生每周寫周記,即每星期有一百二十本周記要改。三班經濟科的功課多多少少又要安排。課外活動總要兼顧,不是戲劇組,就是辯論組;不是學生訓導組,就是家長教師會的教師代表。
教師每天除花在改作文的時間外已所餘不多,其餘周記及非英語科的作業僅是蜻蜓點水而已。如此課節及時間表編排已是普遍安排,碰到不合理的校長和教務主任,更有可能獲編四班英文。一職難求,為保飯碗,不忍不忍還須忍,忍到爆炸點時甚麼儍事都會幹。

請務實地檢視問題
小學教師另有難解的結,英文基準試像千斤重擔壓下來。當局規定中、小學教師考同一張試卷,這是迫小學教師入死角。小學有一個頗普遍的現象,也許由於學校間競爭大,學校多有做「騷」傾向,可能是音樂綜合晚會,可能是十分壯觀的開放日;老師、學生均蒙其害,一場表演與展覽,令教師無書可教,學生無書可讀。老師在三十多節教學外,尚須花大量時間訓練歌舞,汗流浹背的體操訓練佔了大部份上課時間,可謂本末倒置。一個小學教師如果能有一半時間可在教室內正正式式上課已是過高的估計。
此時此刻,教師已用生命作出控訴,政府高官在發表聲明表示惋惜、遺憾,又說明白教師壓力大的同時,請作出實質的改善行動。學校的領導人請不要為了個人榮耀與學校的浮名,驅使教師成為不可回頭的過河卒子,人的精力畢竟是有極限的。
學校領導們請慈悲點,把無形的屠刀放下;政府的教育高官們,請務實地權衡教改形勢,不可為達標而忽略人情。走筆至此,仍有餘哀。

盧鋼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