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長達六呎、重約一百四十磅的鯨魚下顎骨,昨觸發漁農自然護理署人員與保護民間物品人士一幕「鯨骨搶奪戰」。漁護署五名人員昨聯同警方到大澳文化工作室,指這間民間博物館的負責人非法藏有瀕危絕種物種身體部份,即場帶走放於該處展覽的一條鯨魚下顎骨。
大澳文化工作室副主席黃惠瓊表示,漁護署及警方共七名人員昨午三時多到達文化工作室,向她出示法庭搜查令,懷疑該處藏有瀕危物種。
漁護署人員其後表明要帶走一條用作展覽用途的鯨魚顎骨,她曾向漁護署人員查詢及要求給予酌情權,但未獲接納,只向她送上一張「扣押貨物收據」。
黃惠瓊解釋,該條鯨魚顎骨是一名大澳居民二十多年前,於海邊意外拾得,而鯨骨在文化工作室展出已有兩年多,不下十四萬名市民曾到該處欣賞鯨骨。
對於漁護署行動,她感到憤怒及費解,批評有關方面窒礙民間自發成立文化場地的發展空間。
漁護署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收藏瀕危物種受法例管制,即使藏有瀕危物種骨骼等部份亦屬違法。該署是接獲舉報,並向法庭申請搜查令後,才採取搜查行動。
由於是次個案正處調查階段,發言人拒絕評論事件,但表明在一般情況下,被帶走調查的物件會進行鑑別工作,原來管有物件人士亦可能被邀作供、協助調查。
根據現行法例,任何人士倘非法藏有瀕危絕種物種身體部份,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五百萬元及監禁兩年,有關物品亦會被充公。
記者:蔡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