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青苖學踼波足球小將獲益良多

加入青苖學踼波足球小將獲益良多

「喺區內硬地場踢波經常俾人『恰』,又要同人爭場,自己又唔想落到球場只喺鬥波,冇機會練習技術。」十五歲的足球小將張冠忠,一語道破了香港時下「足球少年」經常面對的難題──場地及訓練機會欠缺。如果你也遇上阿忠的問題,青苗足球培訓計劃或許是你的答案。 文:曾雁平 圖:黃冠華

阿忠為了踢波經常要「同人爭場、爭波踢」的苦難日子,直到○一年參加青苗足球培訓計劃後呈現了轉機─在專業教練指導及有系統的訓練下,阿忠球技突飛猛進,並且獲選進入香港十五歲以下青年軍。

有幸入選港青受訓
阿忠坦言,若沒有這個計劃,他現在可能還過着那些踢街波的黑暗日子,更遑論入選青年軍:「這個計劃令我獲益良多,它既有訓練又有比賽,而且有良好的教練指導,自己不用再亂踢一通。此外,計劃另一吸引之處,就是可以踢草地大球場,享受踢大足球的樂趣。」這名滿十五歲的小將說:「初初在區隊受訓時教練已糾正了我很多錯誤手法,在撲救動作等技術也有改善,以至體能及爆炸力也有顯著的進步;如非參加這個計劃,也不能被挑選入香港少年隊長期受訓。」
另一位同已入選港少受訓,擔任前鋒的青苗「足球小將」林鉦錞則表示,參加這個青少年足球計劃可改善技術之餘,還可結識很多同齡的足球愛好者,又能與他們建立團隊合作精神,故會鼓勵更多身邊喜歡足球的朋友參加。

培養球壇接班人
由足總與康文署主辦的地區青苗足球培訓計劃不經不覺已踏入第六年,今年除增加比賽外,還增加區域精英隊;從各區中挑選有潛質的「足球小將」進入區域聯隊,代表聯隊與其餘三區比賽切磋球技。
足總技術及發展總監曾偉忠表示,當初主辦青苗是因為知道,有不少喜歡踢足球的小朋友經常要跨區學踢波,浪費時間之餘,也令家長們擔心;加上希望加強青少年對地區的歸屬感,故與康文署合作,於各區主辦足球訓練班,希望這些喜歡踢足球的青少年,可在原區跟隨資深教練學踢波,而長遠則是希望透過計劃培訓出球壇「接班人」。

球員可在訓練中學習正統足球技術。

林鉦錞

張冠忠

守門員教練負責指導門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