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再談差價證損益狀況

理財智慧:再談差價證損益狀況

昨天談及差價證是一種合成投資策略,今天我們看看不同正股價格,差價證的損益狀況。用回上日的例子,差價證C是由買入行使價$84的股證A及沽出行使價$98的股證B組合而成,那麼差價證C的損益狀況有三種可能(見附表)。
如果用損益圖表達,其狀況會如右圖:
如果正股股價處於股證A行使價的$84以下,股證A及股證B都不會被行使,那麼投放在差價證C的金額便會全數損失。因此在上圖A區域內,差價證C不能獲取任何收益。
如果正股價格在股證A行使價$84及股證B行使價$98之間浮動,那麼股證A便會被行使,利潤是正股股價減除股證A行使價$84的部份,而持有差價證C的話,其回報便與持有股證A相同(見圖B區域)。
差價證C與傳統股證A的最大分別,就是前者盈利有上限。如果股價在$98以上,股證B便會被行使,那麼股證A在$98以上利潤,會被沽出股證B的策略完全抵銷。那麼差價證最大的利潤,(見圖區域C),就是股證B與股證A行使價之相差(此例中是$14)。而差價證的損益圖,就會呈現工字形狀。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