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大有亂為 - 李怡

李怡專欄:大有亂為 - 李怡

董政權六年多來給市民的印象是:大有為的董伯愈是重視的事情,政策愈是紛紛亂。九七年他一上場就重視樓價,結果房屋政策五時花六時變,讓市民和地產發展商都無所適從,他說他最重視的事是教育,結果母語教學鬧出亂子,大學改制與合併的方案也「百花齊放」,教統局長與大學校長各說各話,大學教授、講師都被排除在參與討論之列。
今天,據悉至少有一百多名大學教授、講師會在報上刊登廣告,題目是:「誰在決定我們下一代的命運?」有參與起草的一名教授,早幾天把初稿給筆者看,廣告稱政府一些教育政策的推行,也具有廿三條立法同樣的毛病,只由少數人決定一個方向,而這政策方向以及推行的進度、過程,卻缺乏公開、透明和理性的討論,政策制訂者、執行者,與前線工作者沒有溝通,而且變化萬端,令人眼花撩亂,無所適從。

以大學「三改四」來說,這政策在梁錦松任教統會主席時已經過約兩年的反覆諮詢,大學各院系也參與討論並有共識,於是教統會在今年五月底提出於二○一三年實行大學「三改四」,中學變為「三,三」的建議。但到六月,李國章就提出以擴大尖子計劃來取代「三改四」,有建議大學以中學會考四科A的成績收生,有建議以六科C收生,莫衷一是。董伯過去幾年一直強調不削教育經費,但近又傳出要削大學撥款一成,另一說是三成,引致大學校長和各院系大為緊張。七一遊行後,據悉董伯曾召集大學撥款委員會、考試局等開會,董說現以穩定為主,所以甚麼都不搞了,回到原來的建議「三改四」,但時間上可以快點,從二○一三年提前至二○一一年吧。本以為這已敲定,但「穩定」不到一星期,就傳出要提前到二○○八年,九月五日李國章又說要更快推行。這頭說「穩定」,那頭又不停把船搖晃。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計,怎麼可以這樣與前線工作者全無諮詢而一時一個樣地提出來亂搞?大有為政府實可以稱之「大有亂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