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性心靈創傷須輔導

替代性心靈創傷須輔導

十六歲少年目擊老翁跳樓喪生後嚇得呆若木雞,社會福利署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陳耀基表示,該名少年應是受到替代性心靈創傷(VicariousTraumatization),意思指一個人本身無肉體受傷,但目睹另一人有不尋常的經歷,如自殺死亡,並非當事人所預料的事,因而受到心理創傷。
當事人通常會讓自己的思想定格,腦部拒絕再接收其他新資訊,其間嘗試用內心去分析及理解剛才所目睹的經過,來令自己去接受這宗事件;旁觀者不知就裏,以為他被「嚇儍」或「嚇呆咗」。這種靜止情況是十分正常,持續時間則因人而異,會出現夢魘、脾氣暴躁、失眠、膽怯、害怕獨處及常想起當時畫面等症狀,需接受心理治療。尤其事發後數日最為關鍵,倘未有給予適當輔導,可能會造成陰影。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