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喜劇就是需要熱鬧,越多觀眾笑聲就越能增加「可笑」程度。
如果沒笑的打算倒不如不要入場看喜劇,木木獨獨的觀眾很影響他人情緒。
一次霑叔演出舞台劇,他在台上看到台下的觀眾都捧腹大笑,唯獨有一位同業黑口黑面的看着舞台,眼神還帶幾分不屑。
演員最好看不見這種觀眾,一旦看見心理威脅很大,少不免會分神去想:既然你這樣不屑,為甚麼還要留在場內?
不過,反應過份激烈的觀眾也極具反高潮的能力。前兩天捧彭浩翔場,到沙田UA看他執導的《大丈夫》,場內有位少女觀眾一開場就笑,不是笑位的也笑,是笑位的笑到全場都聽到她笑。
我忍不住望望她,因為我前後左右的觀眾都有望她。只得兩個可能性,此妹乃「彭浩翔的妹」,另一個可能是此妹入場前服食了富興奮作用的藥物,能把反應放大。
一個笑得過份的觀眾令其他觀眾都分了神,這算是一套喜劇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