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海關早前破獲近年最大宗冒牌藥物案後,決意乘勝追擊,昨日邀請三間大製藥商的專業藥物「試驗間諜」,給關員及衞生署人員開班教路,傳授識破冒牌藥破綻的秘技。雙方下月將簽訂協議,設獎金重賞成功舉報冒牌藥的市民。 記者:林社炳
香港科研製藥聯會及製藥商聘請的三位藥物「試驗間諜」,昨日「開班授徒」,向海關及衞生署前線人員傳授識別冒牌藥的破綻。近年,全球不少製藥廠均聘請了這類擅於分辨藥物真偽的「試驗間諜」,四處到東南亞的藥物零售點「放蛇」,捉拿售賣冒牌或水貨藥物的騙徒歸案。
海關及製藥商希望借助這些「間諜」的經驗,更有效打擊近年日漸趨增的冒牌水貨藥物案。
海關商標調查組指揮官黃永輝表示,近年普及平價藥物已成為不法分子製造冒牌貨圖利的貨品。他承認,海關擅長查案,分辨藥物產品真偽,要靠製藥商提供防偽特徵。市面以假亂真的冒牌藥物,有時連海關人員亦難辨真偽,必須送交製藥商驗證。
根據海關資料,本年至今已發現三十九宗假藥案件,較去年全年的二十四宗為多。
香港科研製藥聯會執行董事蕭樹煜透露,大部份冒牌藥在本港鄰近地區,如台灣及汕頭生產包裝製造,將假冒水貨藥出口到其他國家,再回流到東南亞及本港,混雜水貨藥向藥房推銷圖利。
蕭樹煜指出,除醫生處方的治療性藥物,市民自行選購的預防性藥物,如維他命丸、瘦身丸、防膽固醇、防糖尿、防高血壓藥,銷量明顯增加。部份暢銷藥物,市面出現冒牌貨充斥市場。根據製藥業的經驗,止痛退燒藥、減肥藥、男性不舉藥、避孕丸、哮喘藥、治頭皮及防脫髮藥最為普遍。
他說:「製造冒牌貨的不法分子,不會單單生產一種藥物。生產線可能夾雜其他藥物的雜質,對服用嘅市民會帶來副作用,損害市民健康。」
為了鼓勵公眾舉報冒牌藥物,聯會下月將與海關簽署協議,設立獎金,獎賞成功舉報及將違例者檢控成功定罪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