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消息:澳門衞生局在一次魚缸水水樣檢測中,發現來自澳門北區一所食肆的魚缸水水樣的霍亂弧菌(O1群彥島型)檢測呈陽性反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昨日在接到公共衞生化驗所的報告後,隨即派遣社區衞生工作組聯同環境及食物衞生部人員到現場進行調查和處理。
現場檢查見魚缸及場所衞生一般,員工未見患病徵象,食肆亦沒有使用海水養魚的迹象。為消除對公眾健康的威脅,衞生監督即時採取措施。
措施包括:監督食肆人員對所有魚缸,包括未檢出病菌的魚缸進行徹底的清潔和消毒;所有魚缸暫時禁止使用,直至水質覆驗合格為止;勒令食肆改善一般衞生情況。同時,對食肆負責人及員工進行衞生教育,並由環境及食物衞生組對有關海產的供應商作追蹤檢查。
霍亂菌在海水中常見,因此,澳門一向不准許使用海水飼養海產。除海水外,霍亂菌亦有可能通過海產本身而帶進魚缸。針對這種情況,衞生局自一九九五年以來一直對澳門所有魚欄、餐廳、食肆等場所的魚缸水水質進行經常性監測,以保障市民健康。衞生局表示,充份加熱可有效殺滅霍亂菌和多數其他致病菌,所以,食物業者和市民在烹調海產時,務必徹底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