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系列 三之二
Calvin嘅家人經營食肆,自小已培養出對食的濃厚興趣;長大後讀設計,喜歡研究上海文化;就係呢兩種因素令到Calvin繼承家業之外再開設一間上海菜館。
Calvin𠵱家每兩、三個月就會到上海試菜,吸收新事物,從而創製出一系列新派上海菜,當中包括以下介紹嘅新派大閘蟹菜式。
記者:馬慶武 攝影:周旭文
逢星期一至五出版
可能自小常到父母開設嘅北方小館幫手,所以曾修讀室內設計嘅Calvin除喜歡設計藝術外,對飲食業亦有濃厚興趣,數年前父母準備退休,Calvin便順理成章繼承家業進軍飲食界。「我睇過好多關於江浙文化嘅書,亦去過上海好多次,被上海一帶嘅文化吸引住。」𠵱家Calvin最少每三個月到上海一次,睇吓當地上海菜館有無新菜式,旅行順道取經。
喜歡上海文化,全因為Calvin覺得上海人認真,適應新事物嘅能力強:「上海人認真,所以煮上海菜嘅師傅最講究廚藝,由刀法到各種烹調技巧樣樣了得。而不斷推出新菜式,亦都代表咗上海嘅創意空間好大。而且江浙一帶盛產文人藝術家,呢啲人最識食,饞嘴過好多有錢人,上海菜有咁多好嘅菜式都可能係受佢哋影響。」不過Calvin對上海人亦有不滿之處:「上海人太算死草,同佢哋做朋友感覺認真麻麻。」
喺上海,上海菜已經分為兩派。一派係「本幫菜」,即係傳統製法加傳統材料,死守舊式上海菜,有堅持但缺乏創意。而另一派就係Calvin較崇尚嘅「海派」上海菜:「𠵱家當地人好興講海洋文化,意思係可接受新事物嘅空間、容量同海一樣咁龐大,『海派』就係吸收咗不同地方菜式文化,經過改良嘅上海菜。」所以「海派」上海菜時常都會有新菜式登場,而不少Calvin試過覺得好味又有創意嘅菜式,𠵱家亦可以喺佢呢間上海菜館食到。
口感有啲似魚蛋,有少少彈牙,不過多添一份香滑。原來白玉球係由魚肉混合豆腐打成嘅,再加上大閘蟹粉及蟹肉散發嘅濃郁蟹香味,口感同味道一樣令人滿足。
呢味大閘蟹菜式擁有一個優雅嘅名字,當中嘅明月係指墊底嘅蒸蛋白,而配料則全部用上海上鮮,包括蟹肉、蟹粉、蝦、海參等。Calvin話呢味菜式概念嚟自傳統嘅蟹粉豆腐,不過棄用豆腐改用蒸蛋,更香更滑溜。
用大閘蟹粉加上老雞、火腿等熬製成超鮮甜上湯,再將用魚肉加豆腐打成嘅漿「滴」進湯內,呢味被Calvin形容為「半湯半菜」嘅魚米湯可謂創意十足。
炒蝦蟹雖屬傳統菜式,不過一樣加入新意思,Calvin將呢味炒蝦蟹混合京式風味,配上薄餅同食。用煙韌薄餅包住爽口嘅蝦肉、蘆笋,加埋份量唔小嘅大閘蟹粉、蟹肉,滋味。
蟹粉、蟹肉之下嘅津白絲,咬落爽口清甜,撈麵食口感特別之餘更清新,大大減輕大閘蟹帶嚟嘅膩口感覺。
Calvin話食大閘蟹飲花雕就最啱不過:「上海菜最啱配花雕呢類和酒或者紅酒,唔會太濃烈但酒香可以延續長時間。而且大閘蟹始終係海鮮,點都會有少少腥味,飲啲酒就可以中和一下,食落啲膏會香啲,鮮味啲。另外因為大閘蟹比較寒涼,食完飲番杯薑茶就更好,遲啲我哋都會供應。」
地址:將軍澳新都城2期UG001-003號舖
電話:31522128
營業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11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