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燦書法展 - 蔡瀾

紹燦書法展 - 蔡瀾

偶然乘地鐵,路經太古站,近聖安娜餅店旁,看到一個小型的書法展。字跡熟悉,即被攝住,原來是我師兄禤紹燦的作品。大部份以中秋月亮為題,用各種不同的文字書之,從甲骨文、金文、草書、篆書、行書以及小楷,看得目不暇及。旁邊有個小女孩,問媽媽甲骨文的內容,其母一一指出,小女孩大讚厲害,其實旁邊有楷書註解,我在一旁笑着跟住唸。
禤紹燦和我是馮康侯老師的最後兩個學生,我懶惰,學不到半桶水,但紹燦兄勤力,記性又好,老師說過的他全部記着,成為一本活字典。有這麼一個學生將老師的藝術留存下去,真是值得慶幸的事。
從展出的書法中,尤其是甲骨和金文,可見老師影子。研究此二種文字的學者也曾寫過不少條幅或對聯,但始終不是書法家,沒有魄力和氣勢。當今就算書法很精通的人,也局限於一兩種字體。馮老師的好處在於千變萬化,我們向他學的是篆刻,大小篆當然是基本,更需接觸甲骨金文。老師強調書法不盡於字型的模仿,必需有「筆」,連刻在石頭上的,亦要見筆。紹燦兄承繼到這種精神,如果你有機會看到他的金文「花好月圓人壽」,就知道我所說的「筆」了。
文字入印,不容有錯,老師的指導也是嚴謹的,他要我們熟讀《說文解字》,有了這本寶典,任何文字都能正確書出。前些時候區樂民談那個「教」字,《說文解字》中很清楚地分析。大師兄孔平孫更著有印論集,指出許多名家刻印時的誤篆,都拜熟讀《說文解字》之功。紹燦兄不止書法優美,就字體的認識更是無懈可擊。書法展從九月十日至十月初,請各位不要失去這個觀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