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達恒:不宜過份憧憬<br>港辦人民幣業務觸礁

簡達恒:不宜過份憧憬
港辦人民幣業務觸礁

【本報訊】國際不斷就人民幣滙率升值問題向中國施壓之際,消息指出,內地不僅對在港開辦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建議暫時擱置,對允許在港經營人民幣現鈔存款及結算行的構思,暫時也沒有明確時間表。
消息稱,在港接受現鈔存款涉及付息問題,雖可透過設置存款上限防止大量資金流向,但在港吸存人民幣,不排除會引發若干資金由港元(接近零息率)或外幣轉向人民幣,令人民幣升值壓力進一步加溫。

周小川訪港難有好消息
據悉,人行行長周小川周四起訪港的兩天行程,不會就人民幣存款業務帶來任何突破性宣布。他在港逗留期間,除首天出席金管局主辦的名人演講晚宴外,周五會出席中銀香港主辦有關CEPA的研討會,其間會與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會晤。
消息說,當局原希望人民幣存款業務的時間表,可較CEPA更早推出,因有關建議並不屬於CEPA一部份,金管局早前已會晤銀行界代表,就經營人民幣存款涉及現鈔回流、結算、設吸存上限等技術性問題諮詢,並草議初步方案提交外管局及國務院作進一步磋商。但鑑於近期國際對人民幣滙率的關注,加上內地專家研究後認為,在放寬外滙管制前,不可能單獨割裂某一項涉及資金流向的業務在海外經營,而不對滙率造成潛在壓力。
行將離職的金管局副總裁簡達恒昨被問及在港經營人民幣業務時指出,外界不宜對此過份憧憬(overplay),因為內地對時機未成熟前,任何牽涉放寬外滙管制的措施都會異常謹慎。不過,他表示,若當局容許「少量業務」在港發展,假以時日相信對推動本港銀行業有重要影響。
在金管局任職逾十載的簡達恒卸任在即,對本港銀行體系能保持良好狀況感到欣慰,特別是過去數周,經濟出現好轉迹象,銀行資產質素趨穩,信用卡撇帳率也開始下降。他相信,「下半年度銀行表現會較上半年更平穩」,盈利能力則視乎經濟復甦,特別是美國經濟走勢。較不穩定的因素是孳息向上,對銀行債券及證券組合回報的影響,長息升雖令孳息收益增加,惟經市場對價後投資組合的現值會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