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百佳超級廣場置富分店魚檔與一個街市零售魚檔先後發現魚缸水含霍亂弧菌個案,揭露現行監管制度存在漏洞。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昨日說正計劃引入新發牌制度,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發牌規管活魚批發商,確保魚缸水水質符合衞生標準,並考慮交由魚類統營處監管活魚批發的日常運作。多位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應同時監管負責運送海產的車輛,否則仍然有可能污染水質。 記者:謝明明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昨舉行特別會議,多位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對魚檔魚缸水監管不足,尤其是批發及負責運送海產的車輛,其中醫學界立法會議員勞永樂建議,當局應發牌監管負責運送海產的車輛,以免車輛將受污染的海水連帶海產供應給零售商。
衞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麥國風更批評,當局並無監察批發商及海水供應商在水質不符衞生標準的避風塘等地方抽取海水,以飼養海產,他促請當局應立例禁止有關行為。漁護界立法會議員黃容根不滿當局抽驗超級市場魚檔的次數較一般街市少,他質疑當局對超級市場魚檔較寬鬆。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副局長陳育德在會議上承認,現行法例只監管零售魚檔的魚缸水質素,並不合時宜,所以當局已計劃由食環署負責發牌規管活魚批發商,確保其魚缸水質素符合衞生標準,並擬由魚類統營處監管活魚批發的日常運作,但他否認對超級市場魚檔監察寬鬆。
同時,食物環境衞生署顧問醫生何玉賢將成立一個專家小組,專責研究本港海水質素,包括如何導致海水滋生霍亂弧菌、霍亂弧菌在水中生長情況、本港天氣變化對水質的影響等問題。
他指出,由於本港海岸線長,很難監管批發商和海水供應商於水質不符衞生標準的地方抽取海水,而且本港水質易受天氣及水流影響,若指定可抽取海水的地點,並不符合成本效益,執行也有困難,所以他認為加強監察批發及零售層面的成效更為可行。
據食環署資料顯示,今年首八個月共抽取逾九千四百個魚缸水樣本,發現有一百四十一個樣本在初步檢驗時所含的大腸桿菌超出標準,經過覆檢後,有兩個樣本證實超標,該署已票控有關店舖。去年全年則證實有十八個樣本超標,該署已票控十八間店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