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安醫院把一名女病人的糞便和尿液樣本交予香港一間基因研究中心化驗,而衞生署則抽取該病人的眼分泌物、喉及鼻拭子等樣本進行測試;有醫學界人士表示,「沙士」的測試過程非常複雜,準確性受抽取樣本方法及時間影響,而暫時仍未有一個公認可以百分百敏感及準確的沙士測試。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該署為這名病人採了五個樣本進行測試Conventional聚合酶鏈反應測試及Real-Time聚合酶鏈反應測試,樣本包括糞便、眼分泌物、喉及鼻拭子等,全部結果均呈陰性。
該署指出,由於沙士的聚合酶鏈測試有可能呈假陽性,所以化驗結果必須由衞生署覆檢才可確定,若私家醫院發現病人出現疑似沙士的病徵,須即時向衞生署呈報,署方展開調查時並會進行有關測試。
至於私家化驗所是否達到有關水平進行測試,衞生署強調不會監管有關化驗所是否符合資格進行任何實驗,但署方會根據輔助醫療業管理局負責監管醫務化驗師的專業操守及水準。
現時全球未有一個公認百分百準確的沙士快速測試,港大微生物學系副教授胡釗逸表示,進行沙士病毒聚合酶鏈測試的方法非常複雜,準確度會視乎抽取樣本的方法及時間而定,在病人病發的不同時間抽取樣本也可能影響結果,如適當時間抽取鼻咽分泌物的測試,準備度可達八至九成。
他又稱,進行有關測試需要高規格的化驗室,包括要有三間獨立房間進行不同程序,否則容易污染或影響測試結果。
負責為港安醫院化驗沙士病毒的香港基因晶片開發有限公司於九九年成立,是本地少數有提供沙士病毒測試的私營化驗所,該公司另一主要服務是提供DNA測試,包括親子鑑證及產前遺傳病測試。自香港爆發禽流感後,該公司又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共同研究了一個監測H5禽流感病毒的測試套件。該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于常海為北京大學醫學部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早前曾任教於香港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