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1種股證5個譯名

理財智慧:1種股證5個譯名

另類認股證之中,以SpreadWarrants的中譯名字最多。這可能是到現在為止,交易所還沒有一個統一名稱的關係。
如果按照字面直譯,SpreadWarrant應譯作「差價認股證」,因為Spread解作差價。但是有人喜歡譯成「跨價認股證」,因為SpreadWarrant牽涉兩個不同行使價期權的買賣策略。正因為兩個期權的行使價不一樣,因此屬於跨價買賣。
如果根據SpreadWarrant的特性,它另一個別名就叫做限價認股證(CappedWarrants),因為差價證是有盈利的上限。以認購差價證9718滙豐證為例,其行使價為$83.363,而上限價格為$98。如果滙豐股價在到期日超越行使價$83.363,那麼股證持有人便能獲取利潤。利潤的多少,視乎滙豐股價與行使價的差距。但這利潤不是無限的,當滙豐股價超越了$98,9718的持有人也只能獲取上限價$98與行使價$83.363相差的利潤。由於其回報是限制於上限價的,因此又稱之為CappedWarrant。

差價較便宜有因
差價證之所以較為便宜,是因為它屬於一個合成策略。以差價認購證為例,等於同時買了一個較低行使價的認購證(上例是$83.363),以及同時沽出了一個行使價較高的認購證(上例是$98)。如果是期權,這種買賣便是跨價買賣。舉凡沽出期權者,便能收取期權金,而這種差價證之所以較傳統股證便宜,是因有沽出了一個期權,收取了期權金作為補貼。
差價認股證又叫「穩盈補賠認股證」。這譯名較為奇怪,以期權金補貼,不難看到,但穩盈是從何而來呢?最後,因為差價證有盈利上限,又叫做「知足回報認股證」。不過筆者不明白,如果買入沒有盈利上限的傳統認股證,應否叫做「不知足」?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