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航空第二集團旗下中航科工副總裁李慧表示,中航科工日後將集中發展座位少於百人的支線飛機及直升機業務,並有意擴大航空產品的業務比重,與微型車業務平分春色。
第十屆北京國際航空展今日開幕,航二將展出中航科工與巴西航空工業合資發展的支線飛機ERJ145的模型,首架30至50座位的飛機將於年底試飛。李慧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已接獲數家內地航空公司的意向定單,預計明年可生產8架ERJ145,05年的年產量增至24架。
李慧指出,支線飛機主要適用於內陸航線,如海口至廣州、青島至北京等數百公里的航線。他相信隨着中國加入世貿及經濟急速發展,航空業將有長足增長,直到2010年,內地對支線飛機的需求將達300架。由於內地生產成本較低,該公司的支線飛機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力,較海外同類產品便宜。
直升機方面,該公司目前主要客戶為政府部門,未來有意拓展商用市場。
李慧舉例說,石油公司出海磡探、電力公司將電纜接駁到高山,或者旅行社推出觀光團,均可能要用到直升機,而且內地正在使用的民用直升機不足100架,發展潛力龐大。該公司也在研究擴充直升機生產線,並致力改善直升機的性能。
由航二集團重組而成的中航科工主要包括5家公司,即東安動力和東安汽車發動機、哈飛工業、昌河工業、洪都工業及維思韋爾,主要經營民用航空產品及微型車研發及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