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聞「沙士」色變,昨日經歷了一場為時二十四小時的烏龍疫症驚魂,敏感的股市應聲下挫,醫院如臨大敵,香港再次成為疫症焦點,國際傳媒注視香港會否繼新加坡後再現沙士。雖然衞生署最終宣布只是虛驚一場,但事件卻充份暴露當局為應付沙士制訂的機制經不起考驗,若疫症真的重臨,後果難以想像。 記者:梁洵瑜 羅偉光 蔡建豪 麥志榮
【本報訊】這場歷時二十四小時的疫症驚魂,於星期一下午五時十五分揭開序幕,荃灣港安醫院接獲化驗所人員電話,指該院一名女病人的數個糞便樣本對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但尿液樣本要翌日才能完成,雖然化驗程序未完,但由於事態嚴重,院方隨即向衞生署報告事件,並啟動院內防疫措施,避免病毒擴散。
根據港安醫院資料,在把事件報告衞生署四個小時後,港安根據署方建議,於約晚上九時半把該女病人送往瑪嘉烈醫院,醫院管理局於晚上十一時二十分發表聲明披露消息,並即時在女病人身上抽取多個樣本通宵進行化驗。
昨日早上,當局進行的化驗有初步結果,多名高官先後開腔表示初步化驗結果呈陰性,但市民仍然疑慮重重,股市開市後恒生指數一度急挫,之後逐漸回穩。午後疫症疑雲才逐漸明朗,下午二時左右,即化驗所口頭向港安醫院表示化驗結果呈陽性後十九個小時,化驗所向港安醫院提交最終書面報告,但結果卻出現戲劇性變化,最終報告顯示該女病人的尿液及糞便樣本化驗結果均呈陰性,之前一日的陽性反應原來並不準確。
衞生署署長林秉恩於下午五時半舉行記者簡報會,表示該署的公共衞生檢測中心,化驗從病人咽喉、眼淚及直腸抽取的樣本,反覆化驗的結果均呈陰性,證實並非沙士病人。至此一場歷時二十四小時的烏龍沙士驚魂才結束。
香港鬧出這次沙士驚魂,表面上沒有造成損失,但當局針對沙士制訂的應變措施是否經得起考驗卻成疑問,所謂三級警示制度未能發揮作用,並暴露了公、私營醫療單位協調有問題,多個外國傳媒均以顯著篇幅報道香港為一名女病人進行沙士病毒測試,又與新加坡的懷疑個案相提並論,認為沙士有重臨亞洲迹象。
一度懷疑感染沙士的女病人留醫的瑪嘉烈醫院,昨日氣氛外弛內張,大多數進入醫院的人均自覺地戴上口罩,不少醫護人員穿上全套保護裝備,因扭傷腳踝到急症室的胡小姐說:「我知道呢度可能有沙士,因為扭親腳都要入來,希望佢喺隔離病房唔會傳染其他人啦。」
港安醫院表示,由於衞生署只會為有明顯沙士病徵者進行化驗,該院面對一些懷疑個案,惟有自行找私人化驗所測試,這個個案亦是衞生署提出把病人轉介往瑪嘉烈醫院留醫,該院消息強調,這次並非化驗出錯或「擺烏龍」,只是處理懷疑個案流程上有問題。
負責為港安進行化驗的香港基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HKDNA)的辦公室位於旺角豉油街,本報記者昨午前往要求採訪,職員均表示負責人不在,該公司營運總監及總經理劉樂庭晚上回覆稱,該公司是香港唯一進行沙士病毒測試的私營化驗所,過去幾個月曾為本港及北京進行過約一千個沙士樣本測試,他強調該公司依照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當病人兩個不同樣本測試均呈陽性才會確定是證實感染個案,而化驗所在星期一通知港安醫院時,只是初步結果,昨日提交的書面報告才是最終結果。
醫療政策評議會主席郭家麒批評,現時港府化驗所使用的快速測試,與私營化驗所採用的不同,在杯弓蛇影心理下,日後可能會再出現同類烏龍沙士個案,令醫護人員徒添壓力,他認為當局應定期公布一種準確度最高的測試方法,供私營化驗所參考,公、私營機構盡量採用同一標準測試,以減少出錯機會。
此外,新加坡一名博士研究生早前證實感染沙士病毒,當地衞生部表示病人昨日已出院,但仍需在家中隔離兩星期,世衞專家已抵新加坡,調查這宗懷疑在實驗室感染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