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的學問 - 吳靄儀

餐具的學問 - 吳靄儀

現今餐具的款式和設計五花八門,遠比以前繁多。除了傳統的幾家英國名瓷之外,還有丹麥、德國、法國的名廠,美不勝收。如何使用,也是一門學問。
傳統有一套詳盡的規格,例如隆重的晚宴必用花紋典雅的細瓷,日間輕鬆的場合如午餐聚會或家常用餐,就用較簡單或花俏的餐碟。隆重場合菜式多,餐具也特多:湯是一道菜,盛湯的湯碗或湯碟必有墊碟,一道菜已兩件瓷器。接着頭盤一道、魚一道,再加兩件,一頓飯下來,瓷器已十多件。

喝水喝酒的杯子,隆重場合例必水晶,可以刻花,但不能有色,通透水晶,更顯得酒色醉人。唯一例外是早已過時的hock,可用顏色酒杯。那是德國白酒,以前色濁,所以用有色刻花酒杯掩蓋。日常用玻璃,有顏色也無妨,野餐用塑料,但講究的人家,自然野餐也是香檳,香檳只能用水晶杯。每道菜配不同的酒,酒杯羅列席前桌上,正式宴會,至少有五六隻杯子。
刀叉的數目,道理也是相同,每道菜有該道菜的刀叉一至兩件。枱布餐巾,晚宴用雪白細麻,午餐可用顏色枱布或placemat;此外還有很多繁瑣細節用的巾和布,不必細表。
然而以上所述的是粗略規格,學問是了解每個場合適用的規格,然後選用適當的餐具、餐桌佈置以表現出氣派或氣氛,或者美感。隨着階級觀念淡化,禮節趨向簡化,餐具的學問,漸漸變得以美觀和品味為宗旨,但在西方食的文化之中,餐具的學問仍是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