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笨:沃道夫教育法<br>大自然真實教材

家長不笨:沃道夫教育法
大自然真實教材

在歐美及日本等國流行的沃道夫教育法(WaldorfEducation),理念很簡單,忠於古希臘教育家「好好保養孩子內心的純真以及生命力」的原則,在現代社會執行時卻甚複雜。在一個充斥電腦、電視和電子遊戲的世界裏,創造力被壓抑,分不清真實與虛擬,孩子的生命力在哪兒?

記者:邵超 攝影:陳智良

人類智慧發展三階
沃道夫教育法提倡學習應隨年齡及興趣與其知識脗合,在毫無壓力的環境下,能自發地產生興趣去學習。
0至6歲:孩子處於一種無意識、夢幻似的狀態,周圍的環境就如印章般印在身上,愛模仿及活動。老師擔演一個母親(保護者)的角色,透過遊戲、唱歌、律動、講故事等符合幼兒本性和興趣,引導孩子去發展與生俱來有十二種感知力。
7至13歲:求知慾在這段時間萌芽並快速生長,借助美學及藝術的培育,包括音樂、戲劇、繪畫、朗誦,開始學習讀寫,達事半功倍之效。
14至21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共修文理共九科,文科學以欣賞世界,理科則訓練邏輯思維,達致全人教育。

親子課室 師生比例1:6
不知道七歲前學與不學寫字、電腦的孩子長大後的分別,參觀過HighgateHouseSchool後,倒是欣賞沃校為孩子提供了一個令人關注的環境。七歲前的孩子與母體的接觸仍然很親密,與媽媽分離時會產生不安感。沃道夫學校的課室是一個家的縮影,這裏有廚房、睡房、玩具、故事書、餐桌等,就像芭比屋放大至適合學童的尺寸。

■玩樂中學懂主動解決問題。

■學習縫紉能訓練手腦配合。

以生命燃點生命
老師是學童的「媽媽」,永遠穿上裙子,若「媽媽」穿上褲子會讓孩子對性別混淆。「媽媽」會為你燒飯、執拾、唱歌、講故事等,就像真的媽媽一樣。只是現代父母實在太忙了,老師承擔了這種責任,讓孩子在溫暖的「家」裏學習。因為這種親密關係,師生比例低至1:6以悉心照顧,而「媽媽」的素質更重要,細心觀察幼兒不同階段的成長需要,才能做到以生命燃點生命。

■一個柔和色調且寧靜的房間裏,「媽媽」拿着布偶柔聲地說故事,是孩子喜愛的活動。

向大自然學習
人與生俱來的一股充滿能量的生命力,在孩子未滿七歲前,應該盡量不去動搖或影響它。知識的灌輸,是由孩子喜愛四周的環境,探索世界開始,借用自然成長法則的原動力,去發展和鍛煉本身的潛能,自發地求知,而不是硬塞資料。可是人類文明愈進步,人與自然之間漸漸失去了平衡,沃校讓孩子從大自然中吸取養份,遠離電視、電腦、電子遊戲等虛擬空間,惟有大自然才是永恒,從中得到的樂趣才是真實,也就是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崇敬。

■飼養寵物是學會關懷的最好方法。

綠色校園生活
大自然是一個大寶藏,可惜香港只有石屎沒有森林,外國流行的森林學校是天方夜譚,學校便要在硬件上下工夫,讓孩子從手、心、腦並育。像HighgateHouseSchool的課室從桌椅、垂簾、玩具至戶外遊樂場,包括一個賓尼兔之家、小花園、小木屋,至山坡上的茂密的樹木,全是按沃校的規定用上天然的質材。有了這些設施,每天早上,孩子可以用自己種的白菜仔煮湯,他們知道賓尼兔愛吃蘿蔔,他們未必知道蘿蔔和白菜仔怎樣寫,可是他們學到的實用知識絕對不少,至少他們親眼目睹而不是從課本上看到蔬菜是有生命的。

■幻想加上懂得用水,才可砌成泥沙城堡,親近土地也是一種好經驗。

家長心聲

香港發展慢過台灣
據香港沃道夫學校基金會資料,HighgateHouseSchool山頂校及淺水灣校是香港僅有的兩間正在施行沃道夫教育法的幼稚園,但仍未完成認可資格的檢定,發展較日本及台灣慢。
查詢電話:23902000(負責人:文環)

HighgateHouseSchool
地址:山頂道100號2樓/淺水灣海灘道53號
電話:28496336 入學申請:全年接受申請

■梁太:
Sonya唔喜歡返之前那間幼稚園,呢度遊戲學習是鍛煉身、心、靈,好似朝早返學,一起切生果、蔬菜煲湯,西蘭花難切,小朋友都解決到。

■Leellen:自然環境好舒服、安全,教小朋友是從心靈出發,其他學校從外而內灌輸知識。

「這是最好的年代。這是最壞的年代。」是一齣電影的宣傳句語,用來形容現今的教育倒也貼切。沃育始創人石太納說:「教育的問題並非出於年輕人接受太多的知識,而是這些知識不能激勵他們在生活中創新。」一般人都覺得現今的幼兒十分聰明,認為他可以學得更多,可是過早發展腦力,忽略兒童心智尚未成熟,慢慢便喪失了學習的動力。惟有從靈性出發,才能裝備自己去接受生命的鍛煉。

■Highgate校長Julie關注孩子的成長健康,希望孩子食得健康,除委任嘉道理農場任種植顧問外,也盡量嘗試找有機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