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突破裂中國或作和事老

談判突破裂中國或作和事老

世界貿易組織第5次部長級會議談判戲劇性破裂,影響深遠。99年西雅圖第3次部長級會議結束時,雖然同樣未能就部長宣言達成協議,但起碼會議進行至完結,今次情況更惡劣,反映低度發展及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鴻溝愈來愈深。

新加坡議程成導火線
是次會議原定在墨西哥時間9月14日下午6時結束,大會安排總幹事素帕猜於6時半舉行記者會,但根據以往經驗,會議將一直開到翌日凌晨,才會艱難地通過大會宣言;然而,當日會議舉行至下午3時,氣氛突然逆轉,肯尼亞及烏干達等非洲國家代表步出會場,對記者宣布:「我們不談了,會談破裂了,會議結束了。」肯尼亞代表Oduor說:「主要的死結在於新加坡議程。我們根本不想開展新加坡議程的談判。這次,沒有人是贏家。」擾攘一番後,結果大會真的在6時宣布結束,成為第一個沒有談完的部長級會議。
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會後接受訪問時說:「今次失敗最主要是有一班發展中國家及低度國家,對整個WTO的遊戲規則不熟悉,對內容不了解,所以令今次會議失敗。」
他續說,「在這次討論過程當中,香港扮演積極和進取角色,特別是在非農產品市場准入(NAMA)問題,已取得一定進展。」他表示,各方仍會努力,務求在05年1月1日達成「多哈回合」的協議。他又指出,部份發展中國家成員在談判破裂後,已即時作出檢討,初步明白談判不成功的惡果。

唐英年:弱國損失大
「(發展中及低度發展國家)需要更深認識世貿會議的技巧,現時他們隨便作出這樣的行為(離場抗議),影響多邊貿易談判,其實對他們的損害更大。」唐氏解釋,弱勢國家與發達國家進行雙邊談判,更沒有談判籌碼。
素帕猜認為,各方可以在是次會議中得到教訓,理事會將會把談判引導返回正軌。他說,仍有希望在05年1月1日前完成多哈回合,並在香港簽定「香港決議」。
香港代表團消息人士對本報說,本來以為是次談判最大障礙是農業問題及發展中國家,經過多日的商討,發達國家與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聯盟,已接近達成協議,想不到死在低度發展國家手上。
列席會議的香港服務業聯盟秘書長陳偉群對本報說,中國可能是事件中的得益者:「世貿理事會必須要找中間人擺平低度發展國家的矛盾,中國與非洲國家關係較好,可以從中協調,從而得到更多談判籌碼,向歐盟及美國要價。」
記者羅綺萍坎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