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內地特許經營不易

曾淵滄專欄:內地特許經營不易

中央政府將放寬香港服務業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規條,允許港資可以獨資經營,不必找當地單位合作,減低了各種各樣管理上、態度上異差的問題,所以港商自然都感雀躍,紛紛準備北上。
零售業是香港的強項,因此零售業北上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昨日《蘋果日報》報道了Joyce(647)與OK便利店欲大舉北上的消息,但兩者北上的方法並不相同。
Joyce是名牌店,打算通過特許經營大開分店,目標是3年開100家店。
Joyce雖是香港名牌,但資金不很充裕,過去曾經有過經營困難的經驗,因此選擇特許經營是可以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中國實在太大了,要自己在中國廣開分店的確是很不容易的事,當年八佰伴在中國的失敗是一個很好的教訓。
但是,特許經營雖可以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但特許經營的管理並不簡單,特別是在法治觀念薄弱的內地。
內地商人腦中不懂甚麼是法治,你發給他一個特許經營的權力後,你還得時常檢查這家店是不是真的賣你的東西,還是他們自己冒你的牌子生產,在你的招牌之下出售,這樣的例子在內地是常常見的事,搞個不好,錢收不到,自己的品牌被別人弄壞。
特許經營不但要監視經營者作弊的問題,也得設立一套完善的物流系統,香港地方小小,特許經營店的物流管理也比較容易,但內地幅員太廣,沒有一套好的物流系統,就會出現有些商品賣不掉,有些商品存貨不足的問題。
特許經營店是一家家的增加,每增加一家分店,物流系統就有或大或小的修改,也許,Joyce北上之前,先得聘請一位好的物流管理的人才。
曾淵滄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