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文大學公布一項耗資十億元的十年擴建大計。中大校長金耀基表示,中大校園正大興土木,興建多幢教學大樓,包括達國際第三級標準的中央科學實驗室大樓,還會把校園的路徑連接海濱,改善校園環境,藉以吸引更多國際知名的學者來港任教,及更多外地學生入讀。 記者:鄭豐俊 蔡元貴
金耀基稱,是項十年計劃名為「精進日新」,目標是令中大走向全亞洲,以至全球知名學府的地位,中大已準備邁向國際化,方法是聘請世界各地著名大學的教授或具著名大學學位的學者前來任教,又會增加招收外地學生。
他指出,現時政府規定,大學不能招收多於全校學額百分之四的外地生,中大正與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商討,建議把招收外地生的上限放寬至百分之八至十,以提高大學的國際視野,也可促進校園的多元化。他指出,當外地生學額增加後,他們的學費不可能再由納稅人作大部份資助,校方需要增加學費,新措施最快會在下學年推行。
配合大學步向國際,中大已展開十年校園擴建計劃。除現正進行的工程系大樓第二期外,還會興建一所符合國際第三級標準的中央科學實驗室大樓,估計需二至三年。金耀基說,提升中大的地位,除增強教學質素,改善校園環境也很重要,因此中大會進行九鐵大學站平台改善工程,將現時平台與大學校園打通。
十年擴建計劃預算耗資十億元,當中不乏美化環境的措施,包括開闢露天廣場,讓師生可以在那裏喝咖啡、休憩聊天。校園將來又會有小徑通往海濱。
他強調,大學三年改四年事在必行,今後學生人數將會增加四分之一,校園必須有足夠空間容納他們。
十億元資金將會主要來自私人捐獻,金耀基稱,政府資助不足以把中大推向國際地位,需要依靠私人捐助。金耀基將於今年年底退休,他昨日不允透露下任人選,只表示過程順利,「我哋想佢嚟中大,佢又想嚟。」據悉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經濟系教授劉遵義為最熱門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