蠔煎 - 谷德昭

蠔煎 - 谷德昭

「蠔仔煎」是一道台灣菜,大至大酒樓,小至街邊檔都有賣,每次到台灣都會大吃特吃,吃之不膩,潮州菜中有相若的菜式,稱之為「蠔餅」或「蠔烙」,同樣用蛋漿將蠔仔煎成餅狀,但潮式的較硬身,台式的則較軟且黏。
七、八歲便開始喜歡吃蠔煎,那個時候,家中若然沒有煮飯的話,大哥會把我帶到黃大仙的熟食小販檔「掃街」,首先是到近東南西北座附近吃牛雜與燒賣,吃了一堆一串的雜食後,再走到以前的啟德遊樂場對面的大水渠附近,那裏有一連幾檔靠着行人天橋開設的海鮮檔,也不是賣甚麼名貴海鮮,只是一大桶開水,灼一些東風螺、瀨尿蝦、青口之類。當年的大水渠還不是很臭,坐在大水渠邊吃海鮮別有一番情趣,記得曾親眼見過有人在水渠內的牆壁寫上甚麼九龍皇帝的大堆文字,現在回想那應該就是年輕的曾灶財吧?

再往黃大仙房屋區深入一點走,依稀記得好像叫做「波記」,那裏便是吃「蠔煎」的聖地,獨沽一味賣「蠔煎」,大如面盆的平底鍋,澆上蛋漿及蠔仔,煎出吃過最好吃的「蠔煎」。「波記」夏天不營業,只在冬天才開檔,「波記」說怕夏天的蠔仔不新鮮,乾脆不賣。當年我只高過爐頭沒多少,依稀記得平底鑊旁邊的蛋特別白、特別大,「波記」告訴我,那是鴨蛋,只有用鴨蛋才能煎出完美的「蠔煎」。
黃大仙不斷的重建,「波記」已不知在若干年前不見了,究竟是搬遷了還是結了業,沒有人知道,但事隔幾十年,每次吃到「蠔煎」都會想起「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