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儘管新界鄉委會選舉已納入廉署的監管條例下,但鄉委會選舉濃厚的「黑金」味道未有因此褪色,尤其是出任鄉事委員會主席後所帶來的好處,令人垂涎,故當被譽為「元朗教父」、出任十八鄉事委員會主席達三十五年的戴權,今年決意退隱不再參選,隨即引起群雄角逐,並埋下賄選伏線。
由於利益誘人,因此新界部份地區每逢鄉委會選舉,都充滿「黑金」味道,廉署曾揭發有人在選舉中舞弊,在整個選舉的過程中,更先後發生村代表被禁錮、村長家被擲燃彈及逾百名穿紅衣大漢在選舉地點外對峙及「晒馬」,事件不但驚動警方及廉署,連港府亦決意要整頓這個為人詬病的選舉。
由於村代表選舉及鄉事委員會選舉選民(村代表)不多且十分固定,故候選人很容易計算出自己所需取得多少票數,便可肯定勝出,從而計算出需「買票」的數目,而招呼選民吃喝玩樂及遊埠,在新界鄉村幾十年的選舉中,可說屢見不鮮,幾成為鄉村的「選舉文化」。
自一九六八年起已出任十八鄉鄉委會主席的戴權,三十多年每屆競選都獲連任,管理鄉政,在元區屬於「德高望重」的父老長輩,但近年有關他的負面消息不少,先是九九年十八鄉鄉委會主席競選風波,廉署曾邀請部份十八鄉村代表調查,其後戴權在元朗區內變得很低調,直至今年其擔任主席的均來集團兩個樓盤出現爛尾,才再引人注意。
人稱「權叔」的戴權,為南邊圍村原居民,七十年代初向南邊圍村民收地建成現時的鈞樂新邨,成功賺取第一桶金,並開始涉足地產界,其後更加入政壇,除擔任十八鄉鄉委會主席,更曾出任元朗區議會主席,及參與社區服務。
一九八六年,戴權獲英女皇頒授M.B.E勳銜。其姪兒戴展華(戴權兄長戴鈞之子)於八十年末更晉身立法局,亦是戴氏家族最風光的時候,但因戴展華被發現偽造學歷文件,最後鋃鐺入獄。
戴權於九十年代將旗下公司均來上市,利用資金投資地產,惜九七年前高價購入商廈及工廈,埋下財困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