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及平權運動參與者 李偉儀
旋即又進入選舉時節,街上開始出現各大政團的宣傳單張。
「打擊一樓一鳳」是永恒的選舉口號,就像嚴懲亂拋垃圾一樣,沒有商榷餘地。問題是,性工作者不是垃圾。本地一樓一鳳,多是生活無以為繼的中年婦女。縱使在香港從事性工作不犯法,但她們卻面對極大的道德審判和社會排斥。不少人士甚至政客,恃着特種行業高危、朝不保夕、不見遠景作理據,呼籲她們從良。可是,有誰會在沙士隨時回歸之際,對長期欠缺保障的清潔工苦口婆心?董太落區叫人記得、記得、記得戴口罩,政客即跟風派小恩小惠。又有哪個政客會主動關懷性工作者處境,提醒她們記得戴套、戴套、戴套?
歷史經驗卻告訴我們,政客只會打壓最弱小者。
關注性工作者組織「紫藤」,於二千選舉年發起一封報章聯署信——「抗議政治迫害性工作者聯署聲明」。當中部份內容是:「每到選舉的季節,性工作者便成為政客促銷自己的攻擊對象。」「這段期間,性工作者不但被政客奪去尊嚴,更不斷受到警察的騷擾,令她們不能自力更生。」這封聲明我也有聯署。當中有一個信——出賣弱勢換選票,可恥。
聲明一出,成為城中熱話。婦女團體出席「城市論壇」講述性工作者的法律權利和處境。之後卻收到這樣的來電:「喂,我想問,要跟那個在城市論壇中發言的女人上床,收幾多錢?」「我以為你們這裏是雞竇呀!」
以為只是單一事件,想不到政客動肝火,邏輯同樣混亂。政客狠批我們:「你願意每月為妓女們做一兩天義工嗎?」詞窮理屈的發難無建設性,破壞討論空間,亦叫人感同身受,親身背負污名的女性,所經歷的歧視何等沉重!
性工作者、同性戀者、外傭、雙失青年、綜援人士,常在選舉期間被標籤為社會問題製造者。從政之道,在於直言無忌、光明磊落。可是,政治胸襟與素養淺窄,卻窒礙香港民主發展,導致社會凝聚力之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