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輕綜援家庭子女開學的經濟負擔,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早前撥款資助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舉辦「童更新」社區關懷計劃,現已圓滿結束,共令七百多位綜援貧童達成擁有基本開學物資的願望,各人歡天喜地踏入新學年。
七月中開始,該計劃先後在四個社區設立流動收集站,市民反應踴躍,該中心把募集所得的各類物品,包裝成逾千件開學文具套裝,內有原子筆、間尺、擦膠、筆袋及記事簿等。
月前,社工已安排約五百五十位綜援貧童與家長前往中心挑選其所需的文具。另外,約有二百位貧童個別獲善長贊助購買校服、皮鞋、運動鞋及眼鏡等實用物資。
「個女肥咗、高咗,校服裙同埋體育衫都唔啱着,樣樣都要買過,我哋綜援家庭,每個月啱啱夠使,根本儲唔到錢,邊有經濟能力買咁多開學嘅嘢,佢着緊對皮鞋都係鄰居畀。」三十九歲的單親婦阿蓮說:「𠵱家有善長贊助佢買套校服裙,我梗係好興奮,起碼可以慳番二百蚊,心理壓力唔使咁大。」
阿蓮與夫離異多年,育有一名九歲的女兒琪琪,母女現靠綜援金過活,為了幫補生計,她兼職清潔工人,月入微薄。為了節省生活費,暑假期間,她們甚少出外遊玩,大部份時間留在家中。
在社會福利署削減綜援及學童就學津貼的壓力下,近月,她正為琪琪的一筆開學費用,包括購買校服及書簿雜費等支出而憂愁,更遑論有餘錢購買文具。在社工的安排下,早前,她到社區中心替琪琪挑選一套文具用品,另獲善長資助琪琪購買一套夏季校服。
其身旁就讀小學四年級的琪琪說:「舊年套校服同埋體育衫都着唔到,知道屋企窮,媽咪冇錢,所以𠵱家有人買新校服畀我,覺得好開心。」
該中心督導主任袁淑玲姑娘表示,對於綜援家庭來說,是次「童更新」社區關懷計劃確實非常實用及具意義,因為在社署實施削減就學津貼的政策下,扣除了不少開學所需的項目津貼。因此,透過轉贈物資的行動,為貧童提供物質上的實際支援,直接減輕赤貧家庭的經濟壓力。同時,亦可讓貧童感受到他人的關懷,對社會產生歸屬感。
「童更新」計劃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四萬一千多元推行,主要是募集社區人士捐贈全新的開學用品,在今年九月新學年開課前,把物資轉送給貧家學童。此外,該計劃亦呼籲善長登記成為「一童有夢想」支持者,認購學童開學所需的基本物資,改善其生活。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