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南韓農民,上周三在墨西哥世貿組織部長會議的會場外,一刀捅入自己胸口,用生命和鮮血,控訴世貿助紂為虐,容許富國低價傾銷農產品,害苦幾百萬南韓農民。遠比南韓農民苦困的中國農民,隨着中國前年加入世貿,日子就更難過了。特別是廣西窮鄉的蔗農,因外國平價糖湧入,甘蔗收購價急跌,他們所受的打擊最大,現在每日僅得八毛錢來活命,在生存邊緣苦苦掙扎。 中國專題組
一座座大石山環抱下,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西山鄉的蔗田,嫩綠如茵,令田後那排黑瓦土磚老屋顯得特別破落。蔗農小黃坐在破屋前,直望伸往蔗田的爛泥路,絕情地說:「下輩子也不要到這地方住!」
巴馬縣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山多石大,耕地奇缺,全縣一半人的人均年收入不足一千一百元(人民幣,下同),不少人連吃飯也成問題。許多貧農子弟被迫輟學,住房即使早已破敗不堪,也無錢整修。小黃說,這條小村只得三、四十戶,「念高中的只有兩個,念初中的幾個,我只念完小學!」
九七年,小黃及巴馬縣的成千上萬農民,原有個千載難逢的脫貧機會。他們在縣政府號召下,決定棄玉米,改種用來榨糖的甘蔗。當年的甘蔗收購價每噸高達二百四十元,即使畝產四噸甘蔗,遠低於廣西南部畝產八噸,但收購價高,一家四口種兩畝甘蔗,年收入也差不多有二千元。
「甘蔗收購價若維持二百四十元,(這裏)肯定會改變好多!這座房子可以重新打造起來,我們可以學技術,小孩可以繼續上學……」小黃的鄉鄰們守着破屋,興奮地比劃着,彷彿脫貧在望。
好景不常,甘蔗收購價自始連年下跌,去年跌至一百六十元,令村民脫貧的希望徹底幻滅。「一畝地種四噸甘蔗,兩畝地就有八噸……每人每日(收入)只得八毛錢!」沒其他副業的農民,吃、喝、穿,還有上學、看病,都靠這八毛錢。
「八毛錢」的日子下,小黃他們彷彿又從「天堂」打回「地獄」。「由於家裏經濟不好,我不能再念下去。」今年應升中學二年班的小女孩,在家徒四壁的家裏,幽幽地向記者訴苦。「我不種甘蔗了!」一名年輕村民賭氣地說。
國際救援組織樂施會的報告指出,廣西蔗農所受的痛苦其實是國際不公平貿易間接造成。報告認為,由於世貿富裕成員國反對,世貿一直未能制訂時間表,令歐盟等富國取消對本國糖業的補貼,導致世界糖價被足足壓低了一至兩成。中國前年加入世貿後,世界的平價糖進入中國,內地糖價應聲急跌,連累甘蔗的收購價也大幅下跌。
中國農業部專家趙玉田在墨西哥世貿會議也批評,中國入世犧牲了農民利益。他說:「歐盟去年對農業作出了十五點七億美元的補貼,中國不但沒有補貼,還有巨額的稅費,單是廣西,去年向農民徵稅十五億元,各種費用也達七、八億。所以,中國政府必須減免農民的稅費,否則他們難以生存。」
「(蔗價)只有往下降!」這就是小黃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