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風景:王世襄不必過謙 - 董橋

小風景:王世襄不必過謙 - 董橋

 那部《自珍集》又大又重又漂亮。星期天午後扛回家的還有兩冊《錦灰二堆》,全是北京王世襄先生新近出版的絕品。花了幾個深宵一一讀完,打電話向王老道賀。今年九十了,還在整理幾部珍貴的古籍,說是王太太身子虛弱,住進醫院療養,他一個人在家,有個鐘點傭工給他燒飯做家務。我勸他不要過份用功了,王世襄三個字早已經是中國文化藝術精緻學問的象徵,這一生的文稿也早已經成了稀世的善本和清貴的珍聞了,合該無憾!
十幾年前有一本雜誌訪問他,說他是放鴿家,是鬥蟲家,是馴鷹家,是養狗家,是摔跤家,是火繪家,是烹飪家,是美食家,是書法家,是詩詞家,是美術史家,是文物鑑定家,是民俗學家,是漆器家,是明式家具家,是中國古典音樂史家,是中國第一玩家。真的,王世襄一輩子玩物玩出那麼大的貢獻,響亮的名號終於成了中外仰慕的名牌,那是五十年代把他除名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沒法想像的結局:王世襄成了比故宮還要生動的活故宮了。

 這樣的年紀這樣的地位,這位左目已然失明的老人稍微冲淡了過去的謙卑,總結自己三十六種著述說:「有關明式家具兩書,已被世界公認為經典著作。其他各種,也無一不被認為是研究中國文化的有益之書」。江山富了,欺世的欺世,盜名的盜名,王世襄那麼紥實的學問家實在不必再過份謙卑了。國家對不起他,讓他受到極不公正的待遇,他說他沒有自尋短見,沒有鋌而走險,沒有自絕於人民,反而跟他身邊的袁荃猷相濡以沫,堅守自珍。抗戰勝利後他為國家收回千件重要文物,一九五二年「三反」時期他竟成了重點審查對象:「國民黨沒有不貪污的,你是國民黨派出來的接收文物大員,豈有不貪污之理!」他們送他進公安局看守所上了手銬和腳鐐,十個月後查明清白帶着肺病出獄,文物局和故宮除掉他的職位。一九五七年他響應黨的號召說了真話,成了出洞之蛇,打成右派,受盡賤視,連仰慕他的《髹飾錄解說》的讀者都不准去看他。

 年前讀王世襄的《錦灰堆》,我滿心是故人夜雨話舊的欣悅,半點愁緒都沒有;這回讀《錦灰二堆》,我忽然格外緬念我尊敬的這位前輩,有些文字竟撩起我一絲難言的懸望,彷彿風雨畦田上目睹王世襄吟詠過的那幾簇頑強的菜花。甚至靜夜翻讀那部豐美的《自珍集》,我也加倍惦念儷松居裏這對堂堂正正做人做事的老先生和老太太:「文章信口雌黃易,思想交心坦白難」!
那些趙李卿舊藏的銅爐,那些竹刻,那些葫蘆,那件魚龍海獸紫檀筆筒,那些書畫,每一件都帶着國族的腳印和藏者的性情,說什麼也不該烙上罪惡的印記。書中溥雪齋的蘭草行楷我看了尤其難禁傷逝之感。不就是張伯駒那樣敦厚的老書生而已,六十年代常到芳嘉園去寫字畫畫,王世襄夫婦有一次到他家裏去看他,他命家人提了電風扇去賣,賣得十塊錢留客人共膳,還吩咐家人要熬「白菜,多擱肉」!那年紅衛兵翻天翻地,溥雪齋牽着弱小女兒出走,從此不見了。
(圖)湯定之繪贈陳陶遺《墨梅冊頁》之二


逢周一、三、五刊出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