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在周末G7會議提出討論<br>歐促亞洲改革匯率制度

將在周末G7會議提出討論
歐促亞洲改革匯率制度

【本報綜合報道】歐洲中央銀行行長德伊森貝赫(WinDuisenberg)表示,歐元區財金官員將在本周六舉行的七大工業國(G7)會議上,提出要求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改善其貨幣滙率的「失衡」狀況,藉以提振歐元區出口及整體經濟。

德伊森貝赫周末在意大利斯特雷薩出席歐洲聯盟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時批評,大部份東亞國家的貨幣都以某種方式與美元掛鈎,填補美國巨額經常帳赤字的壓力主要落在歐元區的肩上,歐洲央行和歐元區政府在本周六的G7會議上肯定會提出討論如何讓各國更平均地分擔這些壓力。
中國政府目前把人民幣滙率以8.3左右兌1美元固定下來,而歐元兌美元在過去1年來上升15%,這種情況使歐元區出口商受到衝擊,拖累該區經濟增長放緩至10年來最慢。
德伊森貝赫表示,亞洲貨幣滙率失衡的問題遠不止於中國人民幣被低估,由於亞洲不少國家的金融體系脆弱,因此區內滙率制度若要重整,事先要十分謹慎地作好準備。
法國財長梅爾(FrancisMer)出席同一場合時說,歐元區不能成為世界上唯一承擔美元滙率調整壓力的經濟體系。
美國財長斯諾前周的亞洲之旅無功而返,無法打動亞洲國家採納更靈活的滙率安排。與斯諾要求亞洲國家實施浮動滙率的策略不同,歐元區國家在周六的G7會議上相信立場會較為寬鬆,只會要求亞洲國家循序漸進地改革滙率制度。

並非單獨針對中國
德國副財長科赫韋澤(CaioKoch-Weser)表示,亞洲國家可以選擇重估、改變掛鈎貨幣、與一籃子貨幣掛鈎或是僅擴大滙率波幅來調整幣值失衡的情況。他強調這番話不是說給中國聽的,亞洲國家需要秘密而非公開地討論改革滙率制度的策略,原因是稍一不慎可能會帶來反效果。
荷蘭財長扎爾姆(GerritZalm)承認,中國擔心讓人民幣滙價浮動會造成經濟不穩,故此他僅建議北京當局把人民幣與一籃子貨幣掛鈎。德伊森貝赫在會上強調,亞洲國家需要改革的不止是滙率制度,銀行壞帳也需要處理。
與會的歐盟財金官員表示,近期歐元兌1.1至1.2美元,波幅範圍問題不大,但歐元滙價若持續上漲則會影響歐元區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