蜆殼強調環保全世界的石油儲量,在1970年時是5310億桶,全球每年耗用石油165億桶,如果用簡單的除數計算,今年,人類應該再找不到石油;事實卻是到了2000年,全球每年耗用石油量增至260億桶,但在地下和海底仍有超過1萬億桶的儲量。造成這個現象有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錢」,另一個是「可持續發展」。 記者:羅綺萍
在香港,「可持續發展」是近年才引起注意的新概念,香港蜆殼有限公司(Shell,內地稱殼牌)公共事務總經理李倩雯說,香港蜆殼自97年將「可持續發展」加入經營宗旨中,去年開始每年發表《可持續發展報告》,檢討過去一年該公司在經濟、環境及社會3方面的表現,公眾及客戶反應甚佳。
作為香港最大的燃料供應商之一,蜆殼強調環保概念,開發潔淨燃油自然容易理解,但在報告中的「2003年社會目標」,我們還可以找到「保持零致命工傷」、「保持零損失工時」及「行車時不使用手提電話」等項目。
報告又提出蜆殼不斷開發新能源,減少人類對石油的依賴,減慢石油資源枯竭的速度。「報告公布後,我們收到很多查詢,原來很多人不知道我們是香港太陽能的主要提供者,去年已售出12套太陽能系統。」
商業機構當然不會純粹因為社會責任,每年斥資數百萬元研究「可持續發展」,李倩雯說計劃推出1年後,他們已透過市場調查了解成績,結果令人鼓舞。
「調查顯示,客戶對蜆殼公司的喜愛程度,增加了6個百分點。」她不肯透露具體比率,只說蜆殼本來已在有關燃料公司的調查中,名列前茅。
她又說,蜆殼重視環保除了因為貢獻整體社會持續發展外,更相信環保可以減低部份成本,從而增加營運效益(例如減少耗電量及廢物產生)、減低影響業務的風險。現時很多客戶都重視綠色採購(greenprocurement),即供應商需具備完善的環境管理系統和不斷改良的環保表現。
也許到了40年後,人們會停止開採石油,原因不是那1萬億桶儲量已耗用殆盡,而是我們已經有另一種新能源,可以取代「黑色的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