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股市(不論投資者或投機者)不喜歡不明朗因素,故借非典型肺炎作沽貨藉口,現在股市跌了400多點,應如何部署呢?筆者認為這純粹是技術調整,長線維持看好。筆者建議下列買賣策略:
長線:由於各項利好因素沒變,建議繼續持有手上股票,年底目標12000;或趁回吐至10550點買入,此乃上升通道底部。非典再次激發的恐慌,可能為錯失早前升市的投資者帶來入市機會,不過,我們提醒投資者避開部份因更緊密經貿合作安排及放寬內地人士來港限制措施而變得估值過高的零售類股份。
短線:鑑於恒指已跌破10日線11000,並於上周三在10948至11029形成裂口,恒指已失去動力,並可能進一步下試上升通道的底部(10550點),因此建議反彈至11000至11200(自1998年以來的平衡線)時先鎖定利潤,但可以保留滙豐(005),因為此股在短線回落時的抗跌力通常較強。筆者相信11200是恒指未來3至6個星期的平衡點,大幅度偏離此水平的機會不大。筆者的主要考慮不是憂慮非典可能重臨(即使這是市場獲利藉口),主要是因為早前技術上呈超買,大市接近上升通道頂部的11375點。
另外,筆者推介哈爾濱動力(1133),因集團嚴控成本,鋼材價格將於現水平靠穩,有助哈動維持經營毛利,04及05年純利將進一步上升152%及80%至人民幣2.14及3.87億元,主因是經濟規模有改善及最近的合約價格上升。未來的盈利增長更強勁,主因是經濟規模有改善及最近的合約價格上升,建議買入,04年PE約10倍,短線目標價2元。
今日續談投資策略。讀者或會留意和黃(013)4月起由41元反彈上60元,升近45%,滙豐則由80元升上102元,只得27%。驟眼看來,滙豐近期升幅比和黃小,投資和黃比較着數。但比較兩間公司近兩三年的波幅,和黃現在仍然比高位90跌了接近33%;滙豐就不但沒有下跌,還比當時80元有27%升幅。
此點令筆者想起,長線投資要達到穩定的回報,除了分散外,還要考慮個別公司/行業的風險,很明顯投資滙豐的風險比和黃小。舉個實例,一名投資者於兩三年前以50萬元分別買入滙豐、和黃及一些細價股,比重為滙豐6成多、和黃佔3成,細價股分佔2個百分點。那名投資者持有至現在,雖然和黃仍有虧損,但滙豐的回報令整體組合有盈利,收益約41500元,賺8%。這主要是由於持滙豐的比重最大,滙豐股價上升及股息收入,抵銷了其他股份的下跌。
另一位投資者倘若投資同樣數目的資金,但平均分散在滙豐、和黃及細價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