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食肆 裝濾水器 消毒海水<br>鯉魚門水質大腸桿菌超標8倍

海鮮食肆 裝濾水器 消毒海水
鯉魚門水質大腸桿菌超標8倍

【本報訊】超市魚缸水被驗出含霍亂菌,令公眾再次關注養魚水衞生問題,本報分別在鯉魚門、西貢、香港仔海旁及西環一超市抽取水質樣本交由政府認可化驗所化驗,發現除鯉魚門樣本所含大腸桿菌超標八倍外,四個樣本均含有可致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情況令人擔心。 記者:謝穎詩羅偉光陸羽平林社炳

港府一直不願立法監管抽取海水,因此鯉魚門、西貢及街市海鮮檔隨處抽取海水使用情況普遍,本報日前在鯉魚門發現該處部份海鮮食肆把水管直接放入避風塘中,把海水抽到自設的過濾沙缸消毒後用作飼養海鮮。

可能受糞便污染
本報於本月四日分別在西貢海傍街一列海鮮檔對出海面、鯉魚門海鮮檔對出海面、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附近海面、鴨脷洲百佳鮮魚中心對出海面及在西環一間超級市場魚檔內抽出魚缸水交予耀雄環保及化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化驗。
化驗結果顯示,鯉魚門海水樣本每一百毫升海水竟含有五千二百粒大腸桿菌,較當局標準上限六百一十粒超標近八倍,而西貢海鮮檔對出海面的水質樣本含菌量亦接近上限,達五百九十粒,至於在鴨脷洲百佳鮮魚中心對開碼頭抽取的樣本含菌量亦頗高,每百毫升達四百九十粒。至於各樣本經過濾後含菌量是否超標則不得而知。
環境顧問工程師邱耀雄指出,水質樣本含有大量大腸桿菌,顯示海水可能受糞便及動物內臟等廢物污染,「呢啲含有咁多糞便嘅水,絕對唔可以用來養魚。」若市民進食這些污水飼養的海產,可能會食物中毒。
在鯉魚門開設海鮮食肆的鯉魚門街坊福利會副理事長羅盛興強調,區內海鮮食肆早在十多年前已裝有沙缸、紫外線濾水器及以消毒劑來消毒海水。經消毒後魚缸內的水質符合標準。
除大腸桿菌含量超標外,五個樣本中,除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外,其餘四個均含可致食物中毒的副溶血性弧菌。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五十一宗由細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個案當中,有二十四宗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致。

魚缸水標準捱轟
食環署表示,會跟進本報在一超市魚檔抽取海水樣本含副溶血性弧菌的化驗結果,但強調魚缸水可以含副溶血性弧菌,若發現高傳染性的霍亂菌才算違例。
邱耀雄批評食環署所訂的魚缸水質標準,列明不可含任何病原體,但副溶血性弧菌卻是病原體的一種,他質疑該署只化驗高傳染性的霍亂弧菌,卻忽視其他病原體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