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隨筆:成交分析面面觀

投資隨筆:成交分析面面觀

成交以單日計,主要分析該日指數或股價之上升或下跌動力,成交配合升勢,後市仍看升,反之亦然。
但是投資者不宜「一本通書睇到老」,藍籌股與二三線股在這方面的啟示便不同。資金流入追捧藍籌,其延續性非常重要,資金流入量不減,股價續升,但二三線股成交一般偏靜,為何高位有「不一般」的大成交,即使扣除炒家之買賣仍屬不正常,則「誰在沽」、「誰有那麼多貨沽」便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成交走在指數之前」的市場智慧在這種情況不但不會應驗,還可能會剛好相反。
單日的成交只看到一天的動力,要支持一個大升浪,「平均成交」會是個更好的指標。投資者要把重點放於「趨勢」上,即平均成交之增減趨勢。
港股自4月底開展升浪以來,單日成交迭創新高,但真正支持整個升浪的,卻是持續顯著增加的平均成交。前周5個交易日,平均每日成交便有130億元,相對於升浪以前的情境,是何等不同,港股在超買又超買的環境下持續攀升,並非偶然。
投資習慣看成交金額而少看成交股數,實務上兩者各有啟示,各有用處,一併運用,參考價值更大。有時若單看成交額以判別市況或股價後向,甚至有受誤導的可能。 利高